[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冲刷机构的沥青烟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1008.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宝;龚兵;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万基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F23J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尘管 冲刷 内壁 进水管 沥青烟管道 喷水孔 喷出 本实用新型 薄壁筒状 进水水压 内壁周向 挡水板 散射状 中心处 保证 减小 射出 贴附 贴紧 油污 喷射 沥青 邻近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冲刷机构的沥青烟管道,包括烟尘管以及连接在烟尘管上的进水管。所述烟尘管靠近出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进水管连接的对烟尘管内壁周向喷水冲刷的冲刷机构。水会顺着向下的并贴紧烟尘管内壁的喷水孔喷出,喷向烟尘管的内壁,并下流,这里利用进水管的进水水压,冲刷烟尘管的内壁,将沥青油污去掉,并沿着烟尘管的内壁下流,继续冲刷,这里,经喷水孔喷出的水呈散射状,从而与邻近喷水的水形成一个贴附在烟尘管内壁上的薄壁筒状的水层,从而做到烟尘管内壁的周向冲刷,保证冲刷面积,效果更好,挡水板的设置,保证,沿着烟尘管的内壁射出,减小向中心处的迸溅,保证喷射长度,提高冲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烟管道内壁冲刷力度提高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冲刷机构的沥青烟管道。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有沥青烟管道通常没有设置焦油流出管路,内部便会出现焦油板结现象,且由焦油造成管路堵塞,引起各收尘点的收尘效果较差;已知的沥青烟气沥青的成分主要是: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还有其他一些蜡、似碳物等,其分子通式为:C(n)H(2n+2)O(b)S(c)N(d),也就是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粘稠度,所以附着力非常强,目前的做法是通过人工清理附着在烟管道通内壁的焦油,来实现疏通管道的目的,这种做法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因此,就有了带水冲的沥青烟管道,比如公告号为CN201680392U的“一种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属于一种辅助除尘设备,在焦油流出管路(4)的堵板(3)上部设置一烟尘管(1),使烟尘管(1)与焦油流出管路(4)形成一体,在烟尘管(1)外缘外接冲水管路(2)形成所述利于收尘烟管道流通的附加水路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堵板上部设置烟尘管,并在烟尘管上设置外接冲水管路,由水冲刷焦油,迫使焦油不在所述堵板、焦油流出管路附着或板结”,这种通过水管冲刷,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水管的截面有限,烟尘管的很多内壁接触不到,这样,对烟尘管的冲刷面积有限,除非让水接近充满烟尘管的截面,但是,这种比较浪费水资源,因此,需要一种能紧贴内壁冲刷的又省时的沥青烟尘管水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冲刷机构的沥青烟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冲刷机构的沥青烟管道,包括烟尘管以及连接在烟尘管上的进水管;
所述烟尘管靠近出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进水管连接的对烟尘管内壁周向喷水冲刷的冲刷机构。
优选的,所述冲刷机构为贴合烟尘管内壁的环状的喷水环,且喷水环贴近烟尘管的一端开口,所述进水管穿过烟尘管的内壁与喷水环的内腔连通,且喷水环的下端周向外侧均匀开设有向烟尘管内壁方向贯穿的喷水孔。
优选的,所述喷水环的截面呈方形。
优选的,所述喷水环的下端紧贴喷水孔形成的圆形的区域内侧固定有一体成型的环状的挡水板。
优选的,所述喷水环的上端周向固定有凸块,且凸块通过螺栓与烟尘管的内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水管进水时,或者进清洗液时,流进喷水环的内腔,并充满整个喷水环,水会顺着向下的并贴紧烟尘管内壁的喷水孔喷出,喷向烟尘管的内壁,并下流,这里利用进水管的进水水压,冲刷烟尘管的内壁,将沥青油污去掉,并沿着烟尘管的内壁下流,继续冲刷,这里,经喷水孔喷出的水呈散射状,从而与邻近喷水的水形成一个贴附在烟尘管内壁上的薄壁筒状的水层,从而做到烟尘管内壁的周向冲刷,保证冲刷面积,效果更好,挡水板的设置,保证,沿着烟尘管的内壁射出,减小向中心处的迸溅,保证喷射长度,提高冲刷效果,这样力度和面积都有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万基炭素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万基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1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