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渣土边坡排水管的防堵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0914.4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伟;龙晶晶;于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17/2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付春霞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 滤水器 滤层 内容物 管帽 排水管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 过滤网片 反滤层 进水口 防堵塞装置 颗粒物粒径 抗压能力 水流方向 逐渐增大 邻接 渣土 滤网板 排水孔 土工布 边坡 粒径 挤压 收容 排水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渣土边坡排水管的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和滤水器,所述排水管管壁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滤水器一端设有滤网板,另一端设有管帽套,所述管帽套连接过滤网片,所述排水管一端为进水口,所述管帽套套设于进水口且所述滤水器收容于所述排水管内,所述滤水器内设有反滤层,所述反滤层包括多个滤层,每一所述滤层包括颗粒内容物和包裹所述颗粒内容物的土工布,沿着所述排水管的水流方向所述滤层的颗粒内容物粒径逐渐增大,所述过滤网片的孔径小于其邻接的所述滤层的颗粒物粒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增大排水管进水口一端的抗压能力,防止排水管进水口一端被挤压破坏造成排水管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渣土边坡排水管的防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边坡治理工程中通常需要设置排水管对边坡进行排水处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颗粒等杂物会进入排水管中,进而堵塞排水管,影响排水效果。特别是渣土边坡中混有大量的建筑砖渣,孔隙较大,渗透性较好,若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将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孔隙水压力增大,极易造成边坡失稳甚至垮塌。同时渣土边坡由一层一层渣土堆填而成,具有明显的分层特性,每层土体的颗粒半径和渗透系数等物理力学性质各不相同,对设置在不同土层的排水管进行针对性设计,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排水效果。
目前渣土边坡防治工程中防止排水管堵塞的通常做法是在排水管的进水端附近设置反滤包,即沿着水流方向填筑多层不同颗粒大小的土体或砂砾,同时也防止由于土颗粒的流失产生流土,但这种做法需要现场施工,工序复杂,工期延长,且所需材料较多,导致成本显著增加。对于渣土边坡上部的排水管则通常是使用土工布包裹排水管以防止排水管堵塞,但土工布在水流较大时极易损坏,同时在长期的生物化学作用下土工布也易被腐蚀破坏,进而导致土颗粒进入排水管中引起排水管的堵塞,无法起到较好的排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增大抗压能力、可预制的用于渣土边坡排水管的防堵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渣土边坡排水管的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和滤水器,所述排水管管壁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滤水器一端设有滤网板,另一端设有管帽套,所述管帽套连接过滤网片,所述排水管一端为进水口,所述管帽套套设于进水口且所述滤水器收容于所述排水管内,所述滤水器内设有反滤层,所述反滤层包括多个滤层,每一所述滤层包括颗粒内容物和包裹所述颗粒内容物的土工布,沿着所述排水管的水流方向所述滤层的颗粒内容物粒径逐渐增大,所述过滤网片的孔径小于其邻接的所述滤层的颗粒物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管壁设有多个第一卡扣孔,所述滤水器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扣孔,所述滤水器收容于所述排水管内时,每一所述第一卡扣孔和一所述二卡扣孔对齐并用卡扣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反滤层包括2~5个滤层,所述滤层的颗粒内容物为砂、碎石和卵石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管帽套外端面边缘设有多个绑扎孔,所述过滤网片与所述管帽套外端面贴合并通过所述绑扎孔捆绑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片表面包裹土工布。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片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过滤网片表面设有镀锌防腐层。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为聚酯长纤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渣土边坡排水管的防堵塞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滤水器,所述滤水器为管状结构,一端设有滤网板,另一端设有管帽套;
S2在所述滤水器内逐层填充反滤层,所述反滤层包括多个滤层,每一所述滤层包括颗粒内容物和包裹所述颗粒内容物的土工布,使沿着远离所述滤网板方向所述滤层的颗粒内容物粒径逐渐增大;
S3使用过滤网片对所述滤水器的管帽套一端进行密封,所述过滤网片的孔径小于其邻接的所述滤层的颗粒物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09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解环保型多功能排水板
- 下一篇:一种尾矿库排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