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橡胶部件用炼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9269.4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9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鸿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2;B29B7/24;B29B7/26;B08B9/087 |
代理公司: | 37231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王君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罩 支撑柱 混炼 驱动件 密炼 本实用新型 右侧内壁 出料件 辊筒 胶料 粘附 底座 后续加工装置 传动连接 辊筒内壁 机构连通 加工效率 汽车橡胶 驱动电机 转动连接 左侧内壁 抽液泵 搅拌辊 清洗刷 上端 贯穿 侧壁 炼胶 内壁 左端 胶片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橡胶部件用炼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驱动件、保护罩和两根支撑柱,驱动件右端贯穿保护罩左侧内壁设置并与保护罩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两根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混炼机构,混炼机构的左端贯穿支撑柱和保护罩右侧内壁设置并与驱动件传动连接,右侧支撑柱的右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件,出料件与混炼机构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辊对密炼辊筒内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并在混炼搅拌后由抽液泵输送至后续加工装置中,有效提升加工效率,通过切胶片和清洗刷对粘附在密炼辊筒内壁上的胶料进行切割和清理,防止胶料粘附在密炼辊筒的内壁上,避免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橡胶部件用炼胶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橡胶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橡胶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炼胶是用炼胶机将生胶或胶料进行捏炼,生胶单独捏炼,以提高其可塑性为目的称塑炼,塑炼好的生胶与配合剂炼合称混炼。
现有的炼胶装置中,一般都是通过搅拌轴进行搅拌,增加混炼的效果,但是却容易将混炼的材料粘附在密炼辊筒的内壁上,清理起来十分困难,容易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导致加工效率低下,现提出一种汽车橡胶部件用炼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橡胶部件用炼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橡胶部件用炼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驱动件、保护罩和两根支撑柱,所述驱动件右端贯穿保护罩左侧内壁设置并与保护罩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混炼机构,所述混炼机构的左端贯穿支撑柱和保护罩右侧内壁设置并与驱动件传动连接,右侧所述支撑柱的右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件,所述出料件与混炼机构连通设置,左侧所述支撑柱前端侧壁内设有进料件,所述进料件与混炼机构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贯穿保护罩左侧内壁设置并与保护罩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保护罩内的一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混炼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混炼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支撑柱相对侧壁上的连接块,两块所述连接块的相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密炼辊筒,所述密炼辊筒内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环形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辊,所述搅拌辊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切胶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依次贯穿左侧连接块、左侧支撑柱和保护罩右侧内壁设置并与保护罩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保护罩内的一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切胶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搅拌辊远离第二连接杆一端上的切胶片和清洗刷。
优选地,所述出料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右侧支撑柱右端侧壁上的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贯穿右侧支撑柱和密炼辊筒的右侧内壁设置,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有出液管。
优选地,所述进料件包括设置于左侧支撑柱前端侧壁上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贯穿密炼辊筒的右侧内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鸿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鸿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9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