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贝雷梁钢支撑复合模架体系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9115.5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0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利;刘万礼;唐翔;刘卫东;姜国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50;E04G11/52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晁璐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加梁 传力 下层 结构横梁 贝雷梁 钢支撑 楼板 支撑架 上层 盘扣 本实用新型 装配式钢桥 施工效率 下侧表面 下层结构 支撑结构 复合模 互换性 结构柱 搭接 调用 跨距 竖向 支顶 种贝 纵梁 架设 灵活 | ||
一种贝雷梁钢支撑复合模架体系支撑结构,包括结构柱、结构横梁、结构纵梁和楼板,还包括钢支撑、下层传力附加梁、贝雷梁、上层传力附加梁和盘扣支撑架,钢支撑竖向支顶在结构横梁下侧表面,下层传力附加梁共设置两根,下层传力附加梁分别横向落置在结构横梁的上方、楼板的上侧,贝雷梁两端分别搭接在下层传力附加梁的上,上层传力附加梁落置在贝雷梁的上侧,盘扣支撑架落置在上层传力附加梁的上侧。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装配式钢桥跨距灵活、载重量大、结构简单、调用方便、架设快捷、互换性好、适应性强的优点,极大的减少了对下层结构的破坏,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模架体系领域,特别是一种钢支撑贝雷梁复合结构模架体系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车辆段上盖建设高层住宅是城市土地综合利用开发的新方式,为了满足地铁车辆段功能和空间的要求,上盖建筑的基础不能直接落地,而是在车辆段屋面结构设计转换层作为住宅基础,转换层需要承受上盖高层建筑的荷载,所以它一般具有跨度大、自重高等特点
转换层模架搭设需要承受的施工荷载大且集中,普通模架体系不仅施工繁琐困难,而且会导致下层楼板无法承受该施工荷载而被破坏。在这种多层结构中上部结构层为厚重结构,下部结构层承载能力不足,同时施工空间又有要求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中,如何搭设安全可靠的模架体系成为重要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贝雷梁钢支撑复合模架体系支撑结构,要解决转换层模架搭设需要承受的施工荷载大且集中,普通模架体系不仅施工繁琐困难,而且会导致下层楼板无法承受该施工荷载而被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贝雷梁钢支撑复合模架体系支撑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上四角处的结构柱、固定连接在结构柱之间、同一高度上的两根结构横梁和两根结构纵梁,还包括平铺并固定连接在结构横梁和结构纵梁上侧表面的楼板,
还包括钢支撑、下层传力附加梁、贝雷梁、上层传力附加梁和盘扣支撑架,
所述钢支撑竖向支顶在结构横梁下侧表面、立于地面上,
所述下层传力附加梁共设置两根,下层传力附加梁分别横向落置在结构横梁的上方、楼板的上侧,下层传力附加梁的长度小于结构横梁的长度,
所述贝雷梁纵向设置有一组,贝雷梁沿下层传力附加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贝雷梁架空、其两端分别搭接在下层传力附加梁的上,
所述上层传力附加梁横向设置有一组,上层传力附加梁沿贝雷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上层传力附加梁落置在贝雷梁的上侧,
所述盘扣支撑架落置在上层传力附加梁的上侧。
所述钢支撑包括底板、主体和顶板,所述底板为矩形板,所述主体包括内部芯骨和外部钢管,所述内部芯骨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侧中央,所述内部芯骨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侧中央,所述外部钢管的顶部也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侧中央,
所述底板与内部芯骨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加劲板,所述顶板与外部钢管的顶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加劲板。
所述下层传力附加梁为工字钢。
所述盘扣支撑架包括立杆、横杆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所述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与上层传力附加梁的设置间距相适应。
所述贝雷梁两两成对设置,相邻两对贝雷梁之间的中心距离与横杆水平杆的长度相适应。
所述上层传力附加梁为工字钢。
所述贝雷梁为单元片式,相邻两片贝雷梁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钢支撑位于横梁的下侧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9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