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分类式自动开闭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4986.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5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范瑞宇;张林;刘彪;杨世琪;刘红妮;钱舒颖;刘冲亮;何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孙妮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语音 识别 分类 自动 开闭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分类式自动开闭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待分类垃圾箱、翻盖、麦克风、扩音器、太阳能电池板、电机、LED灯、控制盒、电池、光敏传感器、滚轮、翻板和垃圾投放口;垃圾桶本体上面等间距布置有三个垃圾投放口,每个垃圾投放口正下方均放有对应的垃圾箱;两个垃圾投放口中间安装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垃圾桶本体内置有控制箱,控制箱中的设备包括:麦克风、扩音器、控制盒、电池和光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垃圾箱可根据垃圾投放者描述的关键字指定对应垃圾投放口,同时自动开闭功能及双翻板设计又可不使垃圾箱内气味散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分类式自动开闭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人们公共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垃圾桶存放垃圾,保证公共卫生的整洁。虽然现有的垃圾桶在箱体上标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来达到分类的目的,但是由于很多人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辨不清,造成垃圾混扔,垃圾分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给环卫工人清理垃圾时带来了众多的不变。
现有垃圾桶主要分为非智能垃圾桶以及智能垃圾桶。非智能垃圾桶可分为拼接式(即将不同分发的垃圾桶相互连接成一体结构)、机械式(包括机械传动等);智能垃圾桶又可分为(自动开闭式、自动拾取式、自动分类式等)。现有非智能拼接式垃圾桶主要是由多个垃圾桶等有机组合而成。如图3所示,该垃圾桶共由3个小垃圾桶拼接而成,可将所容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废旧电池三类,但分类信息不明确,用户无法将垃圾准确分类;该垃圾桶为敞口式,垃圾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变质产生异味,对环境造成污染。非智能机械式垃圾桶主要由外筒、内筒、桶盖、踏板、机械传动装置等部件组成。如图4所示,该垃圾桶依靠人力下压踏板F,使得桶盖A与外筒分离,打开垃圾桶,但是踏板F容易损坏;现有非智能垃圾桶功能单一,仅用于垃圾的储存,无法将所储垃圾进行分类。现有智能自动开闭式垃圾桶主要由外筒、内筒、桶盖、指示灯以及机械传动部件等部件组成,由微电脑控制芯片、红外传感探测装置就可组成智能感应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语音提示和传感器感应,再加上电动控制的翻盖来解决现有垃圾桶存在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垃圾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分类式自动开闭垃圾桶。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分类式自动开闭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待分类垃圾箱、翻盖、麦克风、扩音器、太阳能电池板、电机、LED灯、控制盒、电池、光敏传感器、滚轮、翻板和垃圾投放口;
垃圾桶本体上面等间距布置有三个垃圾投放口,这三个垃圾投放口正下方依次放置有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和待分类垃圾箱,用于容纳不同类型垃圾;
每两个垃圾投放口中间安装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垃圾桶本体内置有控制箱,控制箱中的设备包括:麦克风、扩音器、控制盒、电池和光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以给电池充电,电池给控制箱中的各设备和电机供电;
翻盖包括:翻盖本体、旋转杆、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每个垃圾投放口内均设置有一个翻盖;旋转杆沿轴向固定安装于翻盖本体的中心位置,旋转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内,且旋转杆可在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内转动,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分别位于垃圾投放口的两个侧面;电机的丝杠穿过第二插入孔与旋转杆固定连接;电机转动,带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杆转动,从而带动翻盖本体一起转动;第一插入孔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旋转杆是否被施压,进而检测翻盖本体上是否放有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于第一插入孔的下内侧面和旋转杆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4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粉体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体积洁面美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