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及道路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2590.X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8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姜正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正晖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沈敏强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堤 材料 置换 道路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及道路修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耐久性好的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及道路修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内具有腔室,腔室内充填轻质材料。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及道路修复结构。适用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道路路基往往会发生一定的沉降,沉降对道路的使用产生影响,比如在软土地区会引起桥头跳车等。归根结底,沉降变形是由于路堤的荷载和车辆荷载引起的,荷载小,则沉降就相对小。故对于一些沉降过大的路基,若能置换一部分路堤填筑材料,用更轻的置换更重的,则有利于减少沉降。
一种传统的置换方法是挖除置换,但该方法对原路破坏较大,一般造价也高,使用不多。另一种置换方法是对道路打孔,成孔后在孔内填充其它轻质材料。工程中有使用的轻质材料包括粉煤灰、改性土、EPS、轻质混凝土、聚氨酯等。也有成孔后填充一些空心的结构体,如圆管(筒)、圆球等。但这些材料或结构,在实施中由于施工复杂、造价高、置换量不足、耐久性不足、不利环保等原因,均使用较少,有的不具备推广价值。相较而言,采用轻质混凝土、空心体结构的可实现性稍好,但其二者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轻质混凝土的主要问题是:(1)若采用现场灌注,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养生,对营运影响较大;若采用预制,则吊装等施工工艺要求其强度需要较高,而较高的强度则增加了造价。(2)属于较新的材料,埋置于路基中,长期受水、空气等环境介质影响,耐久性尚有不确定性。
空心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空心结构埋置于路基内,要承受一定的周边压力,为满足受力要求,目前适宜制作该结构的材料,如水泥混凝土、PP、PE、玻璃钢、纤维加强材,受材料特性或工艺限制,均用料偏多,使得造价增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耐久性好的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及道路修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内具有腔室,腔室内充填轻质材料。
所述腔室为密闭腔室或顶部设有开口。
所述轻质材料采用泡沫混凝土或泡沫EPS。
所述罐体沿其轴向分成多段,段与段之间拼合连接形成该罐体。
所述罐体的腔室内壁或外壁上均匀制有若干加强肋。
所述罐体的顶面为向上突起的球面或拱面。
所述罐体的底面为内凹的且与其顶面相适配球面或拱面。
所述罐体采用PE、PVC制成。
所述罐体的横截面呈圆形。
一种道路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道路的沉降区域钻设有若干钻孔,钻孔内置入一个或多个所述的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置换体的顶端低于道路的原路面,钻孔内、置换体周围采用道路铺设材料填实,所述沉降区域内回填道路铺设材料至原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由罐体和充填于罐体内的轻质材料组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由于罐体内充填了轻质材料,相较于现有的空心结构其罐体对材料的要求较低,造价便宜;由于轻质材料置于罐体内,无需现场灌注,省去了养护时间,大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路堤填筑材料置换体的纵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正晖,未经姜正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2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铁联运车厢
- 下一篇:数字收音机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