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卧床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1152.1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丽丽;刘敏杰;曹兰艳;刘露;陈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3B23/04;A63B23/10;A63B23/16;A63B23/12;A63B21/055 |
代理公司: | 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带 架体 本实用新型 病床 恢复训练 床尾板 功能锻炼器 患者肢体 架体上部 定滑轮 卡接部 血液科 接部 卡接 绕过 卧床 血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卧床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器,包括架体,架体底部设有卡接于病床床尾板的卡接部,架体上连接弹性带,弹性带绕过架体上部的定滑轮,弹性带的末端设有手持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部固定于病床床尾板上,提供弹性带供患者拉动进行恢复训练,既便于在病床上进行训练,训练强度也不会太大,适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恢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卧床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器。
背景技术
血液科患者,因疾病因素如贫血、血小板低下、虚弱等因素,长期卧床,四肢反应迟钝,功能下降很快,为了防止肢体痉挛采用康复训练方式,但是市场上康复训练器材不适合卧床患者,不能方便地在病床上进行康复训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液卧床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器,便于在病床上进行康复训练。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液卧床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器,包括架体,架体底部设有卡接于病床床尾板的卡接部,架体上连接弹性带,弹性带绕过架体上部的定滑轮,弹性带的末端设有手持部。
进一步的,手持部为拉柄。
进一步的,拉柄设有手指穿孔。
进一步的,架体上设有绕线器,弹性带连接在绕线器上。
进一步的,绕线器与定滑轮分设于架体两侧,架体上设有穿孔,弹性带通过穿孔穿过架体连接在绕线器上。
进一步的,架体底部连接有牵引带,牵引带末端设有足套。
进一步的,足套上设有绑带。
进一步的,卡接部为凹槽。
进一步的,凹槽内表面设有阻力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部固定于病床床尾板上,提供弹性带供患者拉动进行恢复训练,既便于在病床上进行训练,训练强度也不会太大,适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恢复训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所示,一种血液卧床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器,包括架体1,架体1底部设有卡接于病床床尾板的卡接部2,架体1上连接弹性带4,弹性带4绕过架体上部的定滑轮3,弹性带4的末端设有手持部5。架体1上设有绕线器6,弹性带4连接在绕线器6上。绕线器6与定滑轮3分设于架体1两侧,架体1上设有穿孔,弹性带4通过穿孔穿过架体1连接在绕线器6上。手持部5为拉柄,拉柄设有手指穿孔。架体1底部连接有牵引带8,牵引带8末端设有足套7,足套7上设有绑带。卡接部2为凹槽,凹槽内表面设有阻力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1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墙折叠型辅助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床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