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液压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0292.7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2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练;常公喜;杨旭;邹伟;谢进;杨宗杰;樊凌云;张伟;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8 | 分类号: | 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11611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伟英;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通道 上端 进油管 双流道 短节 中心腔 连接接头 中心管 下端 坐封 本实用新型 液压封隔器 内中心管 通道连通 不连通 剪切环 剪切套 进油腔 双通道 下接头 套管 分隔 封隔 剪钉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套管液压封隔器,包括:双流道短节,其上形成有不连通的双通道;内通道管,其上端连在双流道短节内并与双流道短节的其中一条通道连通;连接接头,其上端连接在双流道短节外;内中心管,其位于内通道管外侧并与内通道管形成内中心腔,其上端连接在连接接头内;坐封组件,其外接在内中心管上,在内中心腔的压力作用下实现坐封;进油管,其设在内通道管下端外侧,进油管的上端通过剪切套、剪切环和剪钉连接在内中心管下并分隔内中心腔;和下接头,其连接在进油管下并封隔进油管与内通道管形成的进油腔的下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隔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同井注采的套管液压封隔器。
背景技术
分层开采技术包括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和同井注采这三类开发工艺技术。分层注水技术是目前分层开发的主体技术。分层采油很难消除井底流压产生的层间干扰,现场不倾向于应用。而同井注采技术包括井下油水分离与回注(即井下同井注采)和同井抽注。同井抽注是指对于注水井,将采出水层的地层水注入其油层中。同井抽注适合海上、极地与旱区等特殊环境。
传统的井下同井注采是通过井下复杂装置将产出液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再将分离后的含油污水回注地层。同一动力源带动注水-采油两台泵。实践中认为油粘度较高(>5cP)时,分离效果难保证,回注污水水质和回注量监测难,向低渗层或未动用层注入时生产不可持续;井下设备有效期短,出砂或析蜡时更是如此。
此外,回注污水中含油,会减少产量或转化为不可动用的束缚油饱和度而造成储量浪费。
目前,国内的辽河、胜利、大庆等油田都有现场试验,试验含水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是不提液的话,产量往往降低。但一旦提液,就会使注采失衡,影响邻井的产量,加之回注参数监测难,现实中的注采平衡实难做到,这是它难以推广的最重要因素。
因而,目前常用的套管封隔器仅有与油管连接一条通道,该通道只能作为注水或者采油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套管液压封隔器,该套管液压封隔器能够实现同井注采一体化,在该封隔器坐封后,存在注水和采油两条独立的流体通道,以改变现有注水技术。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套管液压封隔器,包括:
双流道短节,其上形成有不连通的双通道;
内通道管,其上端连在双流道短节内并与双流道短节的其中一条通道连通;
连接接头,其上端连接在双流道短节外;
内中心管,其位于内通道管外侧并与内通道管形成内中心腔,其上端连接在连接接头内;
坐封组件,其外接在内中心管上,在内中心腔的压力作用下实现坐封;
进油管,其设在内通道管下端外侧,进油管的上端通过剪切套、剪切环和剪钉连接在内中心管下并分隔内中心腔;和
下接头,其连接在进油管下并封隔进油管与内通道管形成的进油腔的下端。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双流道短节的中间设有开口向下的轴向盲孔,在轴向盲孔封堵端设有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双流道短节的上端两侧设有沿轴向向下延伸贯穿的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与径向通孔及轴向盲孔均不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剪切环连接的剪销被剪断前,双流道短节的两个弧形通孔所在通道与内中心腔连通形成为坐封通道。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剪切环连接的剪销被剪断后,剪切环移动,所述进油管、内中心腔和双流道短节的两个弧形通孔连通形成为采油通道。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坐封组件包括:
外中心管,其设在内中心管外且设有与内中心腔连通的传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0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补偿式裸眼封隔器
- 下一篇:全通径免钻塞注水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