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能表继电器的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7984.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5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秦争营;毛犇;金海波;赖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H01H50/02;H01H50/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张琳琳 |
地址: | 31503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主体 继电器 电能表 本实用新型 竖向连接段 水平连接段 引线结构 接线 静片 出线 发热量 空间利用率 回路阻抗 降低功耗 直角折弯 扭转 内空间 扭转段 减小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表继电器的引线结构,包括有继电器主体,所述继电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以与接线端相连接的出线静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静片包括与接线端相连接的水平连接段以及与继电器主体相连接的竖向连接段,所述水平连接段和竖向连接段之间设置有扭转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扭转设计代替直角折弯设计,其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降低了继电器的回路阻抗,降低功耗,进而降低继电器主体自身的发热量,另一方面,该扭转设计减小了对电能表内空间的占用,增加了空间利用率,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继电器的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电量随之增加,当通过大电流,电能表自热温升高,浪费电能,同时降低电能表使用寿命。同时随着继电器功能、锰铜计量等新技术的加入,造成电能表本身的阻值不断增大,再加上最大工作电流的不断增加,电能表的发出的热量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号为CN201420530236.1(授权公告号为CN2041164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拆式智能电表》,该电表的下外壳的底部安装有散热板,散热板内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板的上端安装有微动开关一,微动开关一的上侧安装有IC卡电表,IC卡电表内设置有处理芯片,上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微动开关二,两个压簧分别安装在上外壳内部的两侧,上外壳上安装有两个反扣,反扣卡接在下外壳的卡槽内,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线圈连接,处理芯片的电源端分别与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微动开关一的一端、微动开关二的一端连接,微动开关一的另一端、微动开关二的另一端均与报警器二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报警器一连接,上述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减小散热,但是,设置散热风扇增大了占用空间,同时增加了电表的成本。
此外,目前的继电器的静片通常采用直角折弯的形式与电能表端钮盒内的接线端相连接,采用直角折弯设计,占用空间大,同时,折弯处的阻抗较大,发热量大,功耗较大。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能表继电器的引线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降低继电器静片阻抗,从而减小继电器发热的电能表继电器的引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能表继电器的引线结构,包括有继电器主体,所述继电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以与接线端相连接的出线静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静片包括与接线端相连接的水平连接段以及与继电器主体相连接的竖向连接段,所述水平连接段和竖向连接段之间设置有扭转段。
具体地,所述扭转段自上而下逐渐向水平连接段方向扭转。
为了防止磁铁干扰,所述继电器主体外设置有防护罩。
为了容置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主体包括有壳体,所述防护罩能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防护罩所采用的第一种结构:所述防护罩侧视呈C形,包括上板、下板以及连接上板和下板的中间板。
实现防护罩与壳体固定的方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下板的相对两侧均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之间形成有供继电器主体安装的限位槽。
为了进一步实现壳体与防护罩的定位,所述上板或/和下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对应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并插设于对应定位孔内的定位柱。这样,防止防护罩相对壳体进行移动。
防护罩所采用的第二种结构:所述防护罩包括侧视呈倒U形的罩体,该罩体包括位于电能表的底壳的底板及位于底板相对两侧的侧板,两块所述侧板卡接固定在底壳上。
实现防护罩与底壳卡接固定的方式有多种,优选地,两块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扣孔,对应地,底壳上设置有与对应扣孔相配合的卡扣,所述侧板通过扣孔与卡扣的配合而安装在底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7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新型导光柱结构的丁导轨继电器
- 下一篇:吸力平衡型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