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扭曲轻型编织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6973.6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1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0 | 分类号: | F16L11/10;F16L27/1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317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内管 连接板 防护外管 防扭曲 连接件 连通孔 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 防护加强板 编织 聚氨酯弹性体层 玻璃纤维层 表面固定 碳化钨层 影响水管 螺栓 固定块 软铜 连通 扭曲 外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扭曲轻型编织水管,包括水管内管,所述水管内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外管,所述防护外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与水管内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水管内管连通,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管内管、防护外管、连接板、连通孔、连接件、螺纹孔、防护加强板、聚氨酯弹性体层、软铜层、玻璃纤维层、碳化钨层、固定块、螺纹孔和螺栓的配合,防止通过防护加强板对水管内管和防护外管进行保护,防止外部因素导致水管内管扭曲,影响水管内管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的轻型编织水管不能防扭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水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扭曲轻型编织水管。
背景技术
编织软管是指在不锈钢软管或胶管外面编织一层不锈钢丝后的产品,主要用于电气线路保护和家用龙头,马桶,花洒等管道连接器。国内编织软管的生产基地主要有上海、浙江慈溪、余姚、玉环、福建南安、泉州、广东开平,衡水景县等地。
轻型编织水管是编织软管的一种,但是现有的轻型编织水管没有防扭曲机构,不能防扭曲,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轻型编织水管容易出现扭曲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轻型编织水管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扭曲轻型编织水管,具备可以防扭曲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轻型编织水管不能防扭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扭曲轻型编织水管,包括水管内管,所述水管内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外管,所述防护外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与水管内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水管内管连通,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防护外管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加强板,所述防护加强板包括聚氨酯弹性体层,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层的表面设置有软铜层,所述软铜层的表面设置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碳化钨层,所述防护外管表面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与防护加强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部贯穿防护加强板并延伸至防护加强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水管内管的内部设置有加强螺旋环,所述加强螺旋环的表面与水管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外侧与防护加强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外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连通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栓孔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管内管、防护外管、连接板、连通孔、连接件、螺纹孔、防护加强板、聚氨酯弹性体层、软铜层、玻璃纤维层、碳化钨层、固定块、螺纹孔和螺栓的配合,防止通过防护加强板对水管内管和防护外管进行保护,防止外部因素导致水管内管扭曲,影响水管内管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的轻型编织水管不能防扭曲的问题,该防扭曲轻型编织水管,具备可以防扭曲的优点,使用者在使用时轻型编织水管不会出现扭曲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轻型编织水管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螺旋环,可以增加水管内管的稳定性,防止防护外管在安装时扭曲,通过设置定位块,可以方便转动连接板,方便使用者使用,通过设置加强块,可以对防护加强板进行支撑,增加防护加强板的稳定性,防止防护加强板出现扭曲,通过设置密封垫,可以对螺纹孔进行密封,防止连接件出现漏水的现象,通过设置外螺纹和内螺纹,可以在螺栓停止转动时通过螺栓孔内部螺纹的啮合对螺栓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6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