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管与钣金件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3163.5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6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盛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 |
代理公司: | 32249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激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管 钣金孔 铜套 翻边 钣金件 本实用新型 镶嵌 毛刺 连接结构 不接触 翻边孔 侧孔 穿入 孔壁 孔口 损伤 保证 空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管与钣金件的连接结构,包括铜管、铜套以及安装铜管的钣金件,铜管安装在已镶嵌铜套的钣金件翻边侧钣金孔口中,钣金孔内镶嵌铜套以使铜管在翻边侧与孔口不接触,铜套与钣金孔的孔壁接触部高度为2mm‑3mm;铜套与翻边孔接触面存在0.05mm‑0.07mm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钣金孔的翻边侧孔口内镶嵌铜套,当铜管从另一侧穿入翻边侧钣金孔口中时,不会被翻边侧钣金孔口中的毛刺所损伤,保证了铜管的质量,从而保证了空调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管与钣金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调节温度、湿度、挂式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空调分为单冷空调和冷暖两用空调,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空调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 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空调就是据此原理而设计的。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用循环水泵不间断地把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布水系统均匀地喷淋在蒸发过滤层上,室外热空气进入蒸发降温介质,在蒸发降温介质CELdek(特殊材质的蜂窝状过滤层,让降温效果更理想,瑞典的高科技专利产品)内与水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因水蒸发吸热而降温的清凉、洁净的空气由低噪音风机加压送入室内,使室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从而达到室内降温的目的。
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而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铜管的耐压能力是塑料管和铝塑管的几倍乃至几十倍,它可以承受当今建筑中最高水压,因此铜管又是最佳供水管道。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而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铜管的耐压能力是塑料管和铝塑管的几倍乃至几十倍,它可以承受当今建筑中最高水压,因此铜管又是最佳供水管道。在空调设备中,有铜管需要穿过钣金件上的钣金孔进行组装,而钣金孔大多冲压成型,在其形成的翻边侧容易产生毛刺,当铜管从另一侧穿入时,极容易被毛刺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与钣金件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管与钣金件的连接结构,包括铜管、铜套以及安装铜管的钣金件,所述铜管安装在已镶嵌铜套的钣金件翻边侧钣金孔中,所述钣金孔内镶嵌铜套以使铜管在翻边侧与孔口不接触而形成一种隔绝。
优选的,所述铜管包括铜管本体,所述铜管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铜片散热条,所述铜片散热条为棱台型结构,且铜片散热条与铜管本体的接触位置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铜套包括铜套本体,在铜套本体内同轴嵌装有斯特封和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位于铜套本体内中部靠右的位置上,在铜套本体内设置有供斯特封和O型密封圈嵌装的环槽。
优选的,所述铜套与钣金孔的孔壁接触部高度为2mm-3mm。
优选的,所述铜套与翻边孔接触面存在0.05mm-0.07mm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盛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盛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3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发生器封堵件以及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冷却塔增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