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光斑背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2474.X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6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意;康江华;杨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元资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奥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4 | 代理人: | 何国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本体 背光 透镜 半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 方形光斑 弧形凹部 两侧中间位置 左右对称设置 交集 底部中心 弧形凸部 投射光斑 投射区域 显示效果 出光面 内凹陷 入光面 上表面 凸出的 凹陷 内壁 外周 柱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光斑背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上表面为出光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中心具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为入光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设有柱脚;所述透镜本体的长度a大于宽度b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出光面的外周具有往上凸出的弧形凸部;所述出光面的中心具有往下凹陷的第一弧形凹部;所述出光面的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处具有往内凹陷的第二弧形凹部;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投射区域为方形,使得相邻背光透镜之间的投射光斑不存在交集,显示效果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形光斑背光透镜。
背景技术
背光透镜通常运动与电视等显示元件上,背光透镜以往通常使用圆形结构,透出来的光斑的区域也呈圆形,但是这样就会导致相邻的透镜之间会存在相交的区域,当一个区域需要点亮时,由于其投射区域为圆形,那么必定会有一小部分的光斑会投射到四周的区域中,当相邻的两个区域都需要点亮时,那么两个区域点亮后光斑交集的区域会变得更加亮,导致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效果不均匀,因此还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射区域为方形的背光透镜,使得显示效果更加均匀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形光斑背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上表面为出光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中心具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为入光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底部设有柱脚;所述透镜本体的长度a大于宽度b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出光面的外周具有往上凸出的弧形凸部;所述出光面的中心具有往下凹陷的第一弧形凹部;所述出光面的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处具有往内凹陷的第二弧形凹部。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透镜本体的长度a为57.3mm,宽度为5.45mm。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柱脚设置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底部设有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透镜本体设置为类似为长方形的形状,其长度大于宽度,从而使得光经过入光面与出光面折射出来的光的投射面呈方形,入光面外周凸起中心凹陷的结构设计可以降低光斑中心的亮度的大小,使得光斑更加均匀,再通过在入光面的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处设置了往内凹陷的第二弧形凹部,进一步控制光斑的折射方向,将光斑线拉平,将投射的光斑控制为方形;单个透镜本体投射的光斑为方形,那么设置好相邻光斑之间的间距,每个透镜本体所投射出来的光斑相互不影响,一个透镜本体就投射在特定的一块方形区域内,使得投射效果更加均匀,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个透镜本体的光路照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元资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元资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2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低蓝光危害的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光束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