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丝半自动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1323.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2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聂志水;刘丽果;阎岩;常鹏飞;华祺年;任鹏飞;梁振华;赵华森;陈明;王利杰;高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0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丝 工作平台 旋转台 减速器 垂直固定 折弯装置 固定杆 弯折的 棒材 弯折 匹配 工作平台支架 本实用新型 固定螺栓 加工设备 减速器轴 快速生产 旋转弯折 运行稳定 上平面 弯折段 中心轴 管材 打捆 平行 电机 穿过 安全 保证 维护 | ||
一种铁丝半自动折弯装置,属于棒材包装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对棒材或管材进行打捆的铁丝进行弯折。其技术方案是:工作平台固定在工作平台支架上水平放置,电机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由固定螺栓固定在工作平台下底面上,旋转台位于工作平台的台面上,减速器轴穿过工作平台与旋转台的中心轴相连接,旋转台的上平面垂直固定两根平行的旋转弯折杆,在旋转台旁的工作平台的台面上垂直固定一根平台固定杆,平台固定杆和旋转台之间的距离与铁丝弯折部分的长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可以匹配多个弯折段,具有安全、高效,运行稳定可靠、维护成本低、能够实现快速生产的优点,能够保证铁丝弯折的质量,提高铁丝弯折的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棒材或管材进行打捆的铁丝进行弯折的设备,属于棒材包装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棒材生产过程中,棒材精整线的工艺流程为:上料→矫直→倒棱→抛丸→表面、内部探伤→收集→打捆→称重入库。打捆作为整条精整线的重要环节位于精整工序的后面,目前很多企业对大规格棒材没有配备自动打捆机,为人工打捆。人工打捆则需要对铁丝(绑丝)进行预加工,一般对棒材打捆使用的铁丝直径为φ6.5mm左右,长度根据成捆棒材直径规格不一样分为几个长度组距。对于棒材产量大的企业,打捆铁丝的使用量大,又需要预加工,对铁丝的预加工效率提出了较高要求。预加工出来的铁丝被折弯一次,变成双道,手工打捆利用打捆棒,穿入预折弯的铁丝环内进行旋转扭结打捆,铁丝环空间要大,利于工人操作。纯人工手工折弯的装置结构较简单,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现场使用的要求。
此外,铁丝预加工生产应用广泛,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采矿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铁丝焊接而成的窗户防盗网、楼梯栏杆等。铁丝在进行焊接前,都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进行弯折,弯折处的折角过大,则无法用于生产一些较小的产品,弯折处的折角过小,则铁丝的内部结构容易被损坏,影响铁丝强度。目前人工弯折的方式在弯折时,对弯折处折角的控制较差,无法达到较好的弯折效果。
因此,不但企业的棒材打捆需要铁丝弯折机械,社会其他行业和单位对铁丝弯折设备也有需求,十分有必要进行设计和制造,以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丝半自动折弯装置,这种半自动弯折装置能够保证铁丝弯折的质量,提高铁丝弯折的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具有使用安全、投资低、维护方便的优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丝半自动折弯装置,它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支架、电机、减速器、固定螺栓、旋转台、旋转弯折杆、平台固定杆,工作平台水平放置,工作平台固定在工作平台支架上,电机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由固定螺栓固定在工作平台下底面上,旋转台位于工作平台的台面上,减速器轴穿过工作平台与旋转台的中心轴相连接,旋转台的上平面垂直固定两根平行的旋转弯折杆,在旋转台旁的工作平台的台面上垂直固定一根平台固定杆,平台固定杆和旋转台之间的距离与铁丝弯折部分的长度相匹配。
上述铁丝半自动折弯装置,所述工作平台的台面为扇形平面,扇形平面的两个直边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旋转台位于两个直角边的角平分线上,旋转台中心距离两个直角边的距离为两个直角边的长度的1/4-1/5。
上述铁丝半自动折弯装置,在工作平台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控制配电箱,电机控制开关安装在工作平台支架上或者放置在地面上,电机控制开关分别与电机控制配电箱和电机相连接。
上述铁丝半自动折弯装置,所述两根平行的旋转弯折杆之间的距离为5-6根被弯折铁丝直径的长度,旋转弯折杆的高度大于20根铁丝直径的长度,平台固定杆的高度大于30根铁丝直径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1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L卧式引脚结构及引脚结构成型设备
- 下一篇:引脚夹压整形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