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头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0683.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4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佰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3 | 代理人: | 任晶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 破碎机 料斗 料头 本实用新型 驱动电机 旋转轴 驱动旋转轴 搅拌扇叶 有效减少 注塑模具 出料口 进料口 上端 下端 转动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头破碎机,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破碎料斗,所述破碎料斗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所述破碎料斗内部设有若干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搅拌扇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旋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料斗破碎机用于破碎注塑模具产生的料头,料头破碎后可大大减少人力清理回收筐的次数,有效减少人员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头破碎机。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使用机械手自动取件实现半自动生产后,部分产品成型时伴有多余的料头(进胶流道等),为了节约成本,料头必须回收进行破碎并再次使用。而因为料头形状不规则,机械手将料头放入回收筐时,回收筐通常很快被装满,这就需要人力反复清理回收筐,增加人力成本,这也有违模具半自动生产的初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破碎注塑模具产生的料头的破碎机,从而达到减少人员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料头破碎机,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破碎料斗,所述破碎料斗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所述破碎料斗内部设有若干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搅拌扇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旋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料斗截面呈梯形,且其进料口宽度大于出料口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包括六根,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旋转轴沿着破碎料斗的一组相对侧壁呈倒“八”字分布,每组旋转轴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两个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两个主动齿轮分别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其中一根第一旋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的个数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齿轮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一旋转轴上,两个第四齿轮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三旋转轴上,两根第二旋转轴分别套设有一个第二齿轮和一个第三齿轮,每组旋转轴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齿轮链条传动,第三齿轮、第四齿轮通过齿轮链条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上搅拌扇叶包括四根,所述搅拌扇叶周向围绕旋转轴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料斗上方设有围挡。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料斗出料口下方设有回收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料斗破碎机用于破碎注塑模具产生的料头,料头破碎后可大大减少人力清理回收筐的次数,有效减少人员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破碎机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轴示意图;
图中:10-机架,11-破碎料斗,12-搅拌扇叶,13-第一旋转轴,14-第二旋转轴,15-第三旋转轴,16-围挡,17-回收筐, 20-驱动电机,21-控制开关,30-传动机构,31-主动齿轮,32-第三齿轮,33-第四齿轮,34-齿轮链,3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0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膜粉碎清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非标件生产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