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9135.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卓炎庭;陈森福;王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安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00 | 分类号: | F26B23/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加热管 模具 烘干设备 烘干架 温度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 温控系统 镂空 烘干台 等间距设置 电性连接 模具背部 升高 探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烘干设备,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这种设备包括包括烘干架、烘干台、加热管、温度探测器和温控系统。烘干台设置于烘干架上,呈镂空形态,用于放置待烘干的模具。加热管设置于烘干架上且位于烘干台下方,加热管数量为多个,呈等间距设置。温度探测器设置于烘干架上且位于两个相邻的加热管之间,用于探测烘干温度。温控系统分别与加热管和温度探测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烘干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在镂空的烘干台下方设置加热管,既可以对模具背部进行烘干,随着温度的升高,模具正面的水分也会被烘干,模具烘干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制备出来后需要进行清洗、烘干除去模具上残留物才能用于制造出形态各异的零部件。然而,目前模具的一般烘干方式还是停留在用电风吹吹干。但是电风吹吹干模具的操作复杂,吹干过程不易控制,导致模具表观容易出现残留水印。且因为模具正面不能够受损,因而不能将模具翻转后对背部进行吹干处理,所以模具背部只能等待自然晾干,造成整个模具的烘干耗时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置,旨在改善烘干模具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烘干设备,包括:
烘干架,用于提供工作容腔和支撑;
烘干台,设置于所述烘干架上,呈镂空形态,用于放置待烘干的模具;
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烘干架上且位于所述烘干台下方,所述加热管数量为多个,呈等间距设置;
温度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烘干架上且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加热管之间,用于探测烘干温度;
温控系统,分别与所述加热管和所述温度探测器电性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台与水平面形成一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5°的夹角。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台与水平面形成一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45°的夹角。
作为进一步优化,每间隔4~6个所述加热管设置一个所述温度探测器。
作为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烘干架下方。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架为矩形框架,包括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每个所述加热管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纵梁上。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台为多根等间距设置的金属条形成的平台,每根所述金属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横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烘干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在镂空的烘干台下方设置加热管,既可以对模具背部进行烘干,随着温度的升高,模具正面的水分也会被烘干。这种模具烘干方式与现有技术用电吹风烘干模具的方法相比,更为便捷且迅速。且整个模具烘干设备设置有温度探测器和温控系统,保证烘干过程温度可控且易于操作,不会因操作不当造成模具受损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将烘干台设计成倾斜状,使待烘干的模具表面的大量水顺着倾斜角度流走,加快模具烘干的速度且不易在模具表面形成水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安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安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9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炼乳生产线的罐体吹干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分体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