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刮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8928.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希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希娟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痧板 柱柄 刮痧 内腔 本实用新型 螺纹连接 刮痧头 刮痧油 海绵片 连接孔 棉绳 通孔 下端 涂抹 穿过 底部连通 工作效率 刮痧装置 上端开口 中医内科 半球形 导向套 密封件 一空腔 盖帽 均布 空腔 伸入 海绵 流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刮痧装置,包括柱柄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一盖帽,所述柱柄内部设有一空腔,空腔的底部连通连接孔,棉绳穿过所述连接孔经密封件安装在所述柱柄上,所述柱柄下端与刮痧板螺纹连接,所述刮痧板底部均布有若干半球形或半圆形刮痧头,所述刮痧头上设有一连通所述刮痧板内腔的通孔,所述刮痧板内腔设有一海绵片,所述棉绳下端穿过所述刮痧板上的导向套伸入到所述刮痧板内腔,本实用新型海绵片中间位置厚度大,两侧厚度小,使得海绵片上的刮痧油能够均匀地流到刮痧板底部,缓慢的流淌到刮痧头通孔处,这样一来能够在刮痧的同时均匀地涂抹刮痧油,且不需要人工反复多次涂抹,提升了刮痧操作的工作效率,且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刮痧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刮痧疗法是世代相传、沿用不废、日久弥新的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治疗具有易学、易操作、见效快的优点,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是一种较为常见治疗方法。
传统的刮痧装置结构简单,在进行刮痧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在刮痧位置涂抹刮痧油,且皮肤表面涂抹的刮痧油不均匀,一方面影响刮痧的效率,另一方便刮痧油弄在医疗人员受伤,不利于握紧刮痧装置,影响刮痧操作。
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中医内科刮痧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临床医疗刮痧装置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刮痧装置。
一种中医内科刮痧装置,包括盖帽、柱柄、棉绳、密封件、连接孔、刮痧板、导向套、海绵片、刮痧头和通孔;柱柄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一盖帽,所述柱柄内部设有一空腔,空腔的底部连通连接孔,棉绳穿过所述连接孔经密封件安装在所述柱柄上,所述柱柄下端与刮痧板螺纹连接,所述刮痧板底部均布有若干半球形或半圆形刮痧头,所述刮痧头上设有一连通所述刮痧板内腔的通孔,所述刮痧板内腔设有一海绵片,所述棉绳下端穿过所述刮痧板上的导向套伸入到所述刮痧板内腔。
优选地,所述柱柄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海绵片的厚度由中间位置向两侧逐渐变薄。
优选地,所述柱柄上设有容积刻度。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内孔孔径是所述棉绳外径的0.8-0.9倍。
优选地,所述海绵片可采用医用棉布替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海绵片中间位置厚度大,两侧厚度小,使得海绵片上的刮痧油能够均匀地流到刮痧板底部,缓慢的流淌到刮痧头通孔处,这样一来能够在刮痧的同时均匀地涂抹刮痧油,且不需要人工反复多次涂抹,提升了刮痧操作的工作效率,且便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柱柄内部的刮痧油在渗透和吸水原理作用下,流到海绵片或医用棉布上流淌速度慢,不会造成大量刮痧油直接流到人体表面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刮痧头局部放大图。
图中:
1-盖帽、2-柱柄、3-棉绳、4-密封件、5-连接孔、6-刮痧板、7-导向套、8-海绵片、9-刮痧头、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希娟,未经李希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89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按摩椅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腰部压疮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