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茶炒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8604.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6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吕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一杯香茶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轴 移动杆 锥齿轮 伸缩杆 炒锅 本实用新型 电机 安装道 从动杆 侧壁 转筒 转动 啮合 扁茶炒制机 茶叶翻转 电机带动 受热均匀 动力杆 输出轴 茶叶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茶炒制机,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炒锅,炒锅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圆柱形的转筒,炒锅的内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远离转筒的一侧设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固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固设有一号电机,机架内固设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一号锥齿轮,转动轴的一端套设有二号锥齿轮,转动轴内设有安装道,安装道内设有动力杆,转动轴的侧壁上设有从动杆,从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炒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电机带动伸缩杆和移动杆转动,使移动杆带动转动轴来回移动,当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时,转动轴会转动,使炒具带动茶叶翻转,使茶叶受热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扁茶炒制机。
背景技术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它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形而闻名于世。其外形除要求“扁、平、光、滑”外,还要两头尖、中间宽,形如碗钉。为达到这些要求,过去对于龙井茶的炒制均采用手工制作。炒制时,工人一边用手在锅内摆动,碰撞茶叶、将茶叶横向排列,同时还要用手轻压,完成搭、捺、揿、压四道工序,因而这种手工炒制龙井茶叶的加工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而且危及炒茶工人的身体健康。
普通的炒制机在模拟手工炒茶时,往往只能对茶叶进行翻炒,不能抵住茶叶,使茶叶不会在锅底旋转,少了对茶叶的挤压,使茶叶在炒制时,茶叶的外形不能达到形如碗钉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茶炒制机,具有在炒制茶叶时,能将茶叶抵在锅底,并对茶叶进行旋转,使茶叶的外形能达到形如碗钉的要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扁茶炒制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半圆柱形的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内设有炒锅,所述炒锅与加热槽配合,所述炒锅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圆柱形的转筒,所述炒锅的内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位于转筒内,所述转动轴远离转筒的一侧设有移动杆,所述转动轴远离转筒的一端套设有轴承,所述转动轴设有轴承的一端贯穿炒锅的侧壁,且与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面设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设有固定块,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曲形的移动槽,所述固定块位于移动槽内,所述移动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固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移动轴的一端固设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与伸缩杆固定,所述一号电机的机身与机架固定,所述机架内固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一号锥齿轮,所述转动轴靠近移动杆的一端套设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轴内设有安装道,所述安装道内设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上设有若干三号锥齿轮,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与安装道的侧壁相通,所述开口内设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位于转动轴内部的一端固设有四号锥齿轮,所述三号锥齿轮与四号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炒具,所述动力杆的一端与转动轴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杆的另一端贯穿转动轴的侧壁,且与移动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号电机启动后,带动伸缩杆和移动杆转动,移动杆转动时,固定块会沿着移动槽移动,使移动杆带动转动轴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当移动杆移动到最右侧时,二号锥齿轮与一号锥齿轮啮合,第二电机带动一号锥齿轮转动,使一号锥齿轮带动二号锥齿轮与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使从动杆在炒锅内转动,将茶叶翻转,使茶叶受热均匀,不易炒焦;动力杆会随着移动杆的转动而转动,使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与从动杆转动,从动杆带动炒具转动,炒具远离从动杆的一侧与炒锅的内壁贴合,使炒具能够将茶叶抵在炒锅的表面,使炒制出的茶叶能达到形如碗钉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炒具呈半球形,所述炒具的表面光滑,所述炒具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炒具的表面光滑,使茶叶不易黏在炒具上,使炒具能将更好的炒制茶叶,使茶叶达到形如碗钉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炒锅侧面到从动杆的距离大于炒锅底面到从动杆的距离,所述炒具远离从动杆的一侧与炒锅的底面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一杯香茶业专业合作社,未经嵊州市一杯香茶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8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摊青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连续翻炒功能的茶叶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