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毯面耐磨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5039.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4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通规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 |
代理公司: | 11394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箱 伸缩套筒 伺服电机 汽车内饰 本实用新型 转动连接 打磨盘 连接管 风扇 底端 内壁 气缸 打磨 焊接 耐磨度测试 顶端安装 工作效率 人工成本 人工手动 玻璃门 灰尘箱 金属网 前表面 输出端 内臂 毯面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毯面耐磨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所述测试箱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且测试箱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玻璃门,所述测试箱的内壁安装有风扇,且测试箱的内壁靠近风扇的外侧安装有二号伸缩套筒,所述测试箱的内臂位于二号伸缩套筒的下方连接有金属网,且测试箱的底端焊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焊接有灰尘箱,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一号伸缩套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一号伸缩套筒与一号气缸,一号气缸通过一号伸缩套筒带动打磨盘与汽车内饰毯接触,伺服电机再运行,即可带动打磨盘对汽车内饰毯进行打磨,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打磨,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毯面耐磨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毯是放置在汽车内部,供使用者踩踏的摊子,具有增加使用者脚部舒适度的作用。
但是,目前在对汽车内饰毯进行耐磨度测试时,需要特工使用打磨盘对汽车内饰毯进行打磨,此种方式,打磨效率慢,且在打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会污染工作环境,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传统方式打磨时,在打磨前需要人工对汽车内饰毯进行固定,导致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打磨效率慢、打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会污染工作环境,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与在打磨前需要人工对汽车内饰毯进行固定,导致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毯面耐磨度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毯面耐磨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所述测试箱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且测试箱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玻璃门,所述测试箱的内壁安装有风扇,且测试箱的内壁靠近风扇的外侧安装有二号伸缩套筒,所述测试箱的内臂位于二号伸缩套筒的下方连接有金属网,且测试箱的底端焊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焊接有灰尘箱,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一号伸缩套筒,所述一号伸缩套筒的内部安装有一号气缸,且一号伸缩套筒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焊接有打磨盘,所述二号伸缩套筒的内部安装有二号气缸,且二号伸缩套筒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有压板。
优选地,所述一号气缸与二号气缸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风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与一号伸缩套筒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测试箱的底端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测试箱与玻璃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且测试箱与玻璃门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与连接柱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扇与测试箱通过固定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灰尘箱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灰尘箱的顶端设置有与连接管相契合的环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一号伸缩套筒与一号气缸,一号气缸通过一号伸缩套筒带动打磨盘与汽车内饰毯接触,伺服电机再运行,即可带动打磨盘对汽车内饰毯进行打磨,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打磨,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金属网、连接管与灰尘箱,打磨结束后,风扇开始运行,风扇运行时产生的风力将灰尘送入金属网下方,灰尘再进入连接管进入灰尘箱内,即可对灰尘进行回收,有效解决了灰尘污染空气、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问题,通过设置二号气缸、与压板,二号气缸带动二号伸缩套筒向下移动,直至二号伸缩套筒带动压板与汽车内饰毯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无需人工对汽车内饰毯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号气缸、打磨盘与一号伸缩套筒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通规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通规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5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