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卡组件及控制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2212.5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3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胡璟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璟筠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02;H01R12/71;H05K3/3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单元 插卡 本实用新型 护套 电路板结构 控制电路板 模块化设计 插卡组件 方向一致 工作效率 技术效果 接线端子 控制电路 扣合固定 使用不便 阵列分布 中空柱体 阶梯状 卷曲 中空 插接 引脚 元器件 制作 紧凑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及控制电路板,旨在解决现有的插卡制作繁琐、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B型插卡和插卡护套,该B型插卡包括卷曲方向一致的加紧片和引脚,该插卡护套包括阵列分布的护套单元,护套单元为阶梯状中空柱体,所述B型插卡扣合固定在护套单元的中空部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采用模块化设计节约制作工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元器件的正确插接;同时有助于使电路板结构更加紧凑,布局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卡组件及控制电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电路板上元器件的固定都是通过电器件插卡完成的,元器件未安装之前首先将插卡固焊在电路板上,然后再将元器件插接在插卡上,这样方便元器件的测试、检修和更换。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7765656U(公开日2018年08月24日)公开了一种电器件插接卡,这种插接卡强度高,方便插拔,但是其在使用时需要逐个焊接在电路板上,费工费时,并且在插拔元器件时也容易发生错位,增大了控制板的制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卡组件及电路控制板,以解决现有的电路板不便于焊接插卡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插卡组件,包括B形插卡和插卡护套,该B形插卡包括卷曲方向一致的加紧片和引脚,该插卡护套包括阵列分布的护套单元,护套单元为阶梯状中空柱体,所述B形插卡扣合固定在护套单元的中空部分。利用插卡护套将多个B形插卡按照元器件引脚的排列组合成一个个功能模块,改传统的逐个安装变为模块化安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使用时能够更好的和元器件装配,维护和更换都比较方便。
进一步的,护套单元的侧壁向内形成凸起,该凸起位于所述B形插卡的加紧片和引脚之间。通过该凸起使护套单元和B形插卡紧密的贴合,避免松动。
进一步的,插卡护套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光孔。通过导光孔内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即可判断电路是否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引脚为不同长度的两种。其中短引脚仅用于本层电路板的电连接,而长引脚则用于连接多层电路板形成通电回路,并且长引脚在多层电路板之间还起到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的,护套单元的开口呈倒椎形。在插入元器件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的,插卡护套的四周设有凸棱。在插拔时提供着力点,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护套单元的侧壁设有通孔。便于观察内部连接,同时有利于增强散热。
还设计一种控制电路板,将上述插卡组件固焊在PCB板上,连接电路元器件时只需要按照引脚的排布插接在相应的插卡组件内即可,非常方便,而且不会出现错位问题,操作失误的概率显著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使用插卡护套将多个插卡连接为一个整体模块,使单个使用的插卡模块化,节约制作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与电路元器件可以一一对应,插接元器件时不会发生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卡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插卡分布图;
图3为图1的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卡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插卡分布图;
图6为图4的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卡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璟筠,未经胡璟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2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及其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防手滑的插座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