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工程用石油注水井旋转钻进防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0165.0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4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猛;杨璐;潘悦文;王青华;张淼峰;贺连啓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猛;杨璐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F25D17/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骆震洲 |
地址: | 816499 青海省海西蒙古***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喷器壳体 气缸 旋转钻进防喷器 本实用新型 气缸安装座 石油注水井 下连接法兰 石油工程 内部元器件 润滑油检测 旋转防喷器 工作热量 冷却降温 连接位置 外侧设置 循环冷水 观察窗 密封环 密封套 密封性 润滑油 剩余量 进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工程用石油注水井旋转钻进防喷器,包括下连接法兰、防喷器壳体、一号气缸和气缸安装座,所述下连接法兰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防喷器壳体,所述防喷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一号气缸,所述防喷器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二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与所述防喷器壳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气缸安装座。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防喷器内设置有密封套和密封环,确保连接位置的密封性,避免使用过程中进水,利用循环冷水进行冷却降温,避免工作热量对内部元器件造成影响,外侧设置有润滑油检测盒,可以通过观察窗直接查看润滑油的剩余量和使用情况,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工程用石油注水井旋转钻进防喷器。
背景技术
石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动通道并优选举升方法,经济有效地将深埋于地下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术的总称,包括油藏、钻井、采油和石油地面工程等。石油工程是集多种工艺技术和工程措施于一体,多种工艺技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综合工程。石油工程中需要使用旋转钻进行石油的开采,在石油注水井的施工过程中,旋转钻需要配合防喷器使用,旋转防喷器又称旋转控制头,是欠平衡钻井、地热钻井、煤层气钻井的必要设备,它在井眼环空与钻柱之间起封隔作用,并提供安全有效的压力控制,同时具有将井眼返出流体导离井口的作用。目前使用的旋转防喷器内部密封性较差,容易进水,旋转钻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影响旋转防喷器的使用寿命,查看旋转防喷器内的润滑情况时,需要拆开壳体,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石油工程用石油注水井旋转钻进防喷器,解决了旋转防喷器内部密封性较差,容易进水,旋转钻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影响旋转防喷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石油工程用石油注水井旋转钻进防喷器,包括下连接法兰、防喷器壳体、一号气缸和气缸安装座,所述下连接法兰的上方设置有所述防喷器壳体,所述防喷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一号气缸,所述防喷器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二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与所述防喷器壳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气缸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座上设置有吊耳,所述防喷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检测盒,所述润滑油检测盒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一侧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润滑油检测盒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盒,所述防喷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上连接法兰,所述气缸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冷却腔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套,所述压紧套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紧套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方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方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侧设置有旋转钻杆。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45CPT2-5,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压紧套上,所述制冷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防喷器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与所述循环水管密封连接,所述循环水管为环形设置,所述吊耳设置有两个,所述吊耳与所述气缸安装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喷器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气缸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座与所述防喷器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气缸与所述气缸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气缸与所述气缸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检测盒与所述防喷器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观察窗选用透明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盒与所述防喷器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信号接收器、处理器和控制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猛;杨璐,未经张猛;杨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0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喷器顶盖密封结构
- 下一篇:叶片式锥形胶体矿用封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