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仰卧转俯卧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8801.6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6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林;杨莉;王锦;李波;喻雯;钱传云;吴海鹰;夏靖;周娴;刘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传云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11344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支架 转轴 本实用新型 上固定板 下固定板 支撑卡槽 支撑臂 底座 翻身 俯卧 医疗器械技术 伸缩杆顶部 伸缩杆固定 患者身体 转动把手 可转动 伸缩杆 掉落 仰卧 束带 转动 器械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仰卧转俯卧的支架。由支架、转轴、支撑臂和固定板组成,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和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在底座上,伸缩杆顶部设有支撑卡槽,所述的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卡槽中;所述的固定板为两块,分别为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通过支撑臂连接到转轴。本实用新型提供可一种可以安全有效的辅助患者进行翻身的器械,使用时仅需将患者置于上下固定板之间,然后通过束带固定患者身体防止患者掉落,然后转动转动把手即可完成翻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仰卧转俯卧的支架。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常常有很多生活不能自理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此类患者在日常照料过程中常常需要翻身,即从仰卧转为俯卧。但是由于此类患者不能够自行进行翻身,而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辅助其翻身有既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现有的医疗设备中,并无一种可以安全有效的辅助患者进行翻身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仰卧转俯卧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由仰卧转俯卧的支架,由支架、转轴、支撑臂和固定板组成,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和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在底座上,伸缩杆顶部设有支撑卡槽,所述的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卡槽中;所述的固定板为两块,分别为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通过支撑臂连接到转轴。
所述的转轴一端设有转动把手。
所述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平行设置,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为15-39cm。
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包裹有固定束带。
所述的伸缩杆由内杆和外杆组成,内杆套设在外杆内并且可以在外杆内上下滑动。
所述的外杆上设有伸缩控制开关,内杆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口,所述的伸缩控制开关插入到卡口中从而控制内杆的伸缩高度。
所述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提供可一种可以安全有效的辅助患者进行翻身的器械,使用时仅需将患者置于上下固定板之间,然后通过束带固定患者身体防止患者掉落,然后转动转动把手即可完成翻身;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设置在伸缩杆上,故其操作高度可以灵活调节,方便实用;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够极大的提高医护的效率,降低医护过程中发生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固定板,2-支撑卡槽,3-转动把手,4-伸缩杆,5-底座,6-支撑臂,7-下固定板,8-固定束带,9-内杆,10-外杆,11-卡口,12-伸缩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由仰卧转俯卧的支架,由支架、转轴、支撑臂和固定板组成,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和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在底座上,伸缩杆顶部设有支撑卡槽,所述的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卡槽中;所述的固定板为两块,分别为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通过支撑臂连接到转轴。
所述的转轴一端设有转动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传云,未经钱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8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