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承接货物的托盘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0794.7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高绪坤;梁伟明;朱学洋;李祝;董志刚;孙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38 | 分类号: | B65D19/38;B65D19/4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本体 托盘装置 槽体结构 集装箱 承接 有效防止货物 本实用新型 发生移动 开口方向 装载货物 货物 并排式 货物运输 倾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承接货物的托盘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包括:至少两个托盘本体,在各个所述托盘本体上均构造有能装载货物的槽体结构,所述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上方,其中,各个所述托盘本体均呈并排式设置,并且相邻的所述托盘本体固定连接。该托盘装置具有有效防止货物发生移动和倾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承接货物的托盘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集装箱的运输中,通常采用托盘来装载货物,该托盘通常为单个的独立体,多个托盘之间并没有连接成一个整体,在采用单个独立的托盘进行装载货物时,容易使单个独立的托盘发生位移,且单个独立的托盘上的货物容易发生晃动以及倾覆,特别是在使用单个独立的托盘进行装载和运输圆柱形货物时,单个独立的托盘上的货物很容易发生位移与倾覆,极易造成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托盘操作复杂、浪费严重、运输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承接货物的托盘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托盘容易使装载的货物发生晃动、倾覆,并且操作复杂、浪费严重、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承接货物的托盘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托盘本体,在各个所述托盘本体上均构造有能装载货物的槽体结构,所述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上方,其中,各个所述托盘本体均呈并排式设置,并且相邻的所述托盘本体固定连接。
其中,各个所述托盘本体均包括外框架、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的横梁和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的纵梁,其中,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呈垂直式设置。
其中,所述托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上的货物止挡结构,所述货物止挡结构为两个并呈相对式设置,其中,各个所述货物止挡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的长边侧。
其中,相对的两个所述货物止挡结构之间构造有所述槽体结构,其中,所述槽体结构的开口口径大于所述槽体结构的槽身内口径。
其中,各个所述货物止挡结构均包括沿所述托盘本体的长边侧呈间隔式设置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的内侧面均构造为从下至上逐渐朝外侧倾斜的斜面。
其中,在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的内侧面上均设有缓冲部件;在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的外侧面均构造有绳索系固部件。
其中,各个所述货物止挡结构均还包括连接筋板,其中,所述连接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连接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外框架的第一长边侧安装有U型锁套,所述U型锁套的开口侧朝向内侧,在所述U型锁套的上端构造有凹口;在所述外框架的第二长边侧设有绳索连接件,所述绳索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外框架的第二长边侧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绳索连接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外框架的外侧延伸并能与相邻的所述外框架上的所述U型锁套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还包括上述所述的用于承接货物的托盘装置,其中,所述承接货物的托盘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壁上。
其中,各个所述托盘本体均呈横向设置或纵向设置,其中,各个所述托盘本体上的槽体结构的前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箱体的其中一侧的长边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未经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0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