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潮汐苗床底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0015.3 | 申请日: | 201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牛沙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晨超金属丝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8 | 分类号: | A01G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900 河北省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杆 固定套 滑槽 焊接 床板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杆 苗床 底座 底部固定装置 压缩弹簧弹性 弹性连接 底座两侧 滑动连接 压缩弹簧 转动连接 拐角处 弧形板 上挤压 竖直端 潮汐 滑块 竖直 自锁 卡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潮汐苗床底部固定装置,包括苗床板、固定杆和底座,苗床板底部四个拐角处焊接有竖杆,底座两侧通过焊接两个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第一L形支架竖直端靠近第二L形支架的一侧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弹性连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L形支架弹性连接,固定套顶部通过焊接弧形板转动连接有O形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L形支架和第二L形支架将竖杆自锁,保证竖杆竖直方向上的稳定,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在两个相反方向上挤压固定杆,使竖杆在水平方向上卡住,从而使苗床整体被固定在底座上,整体结构简单有效,在未来将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潮汐苗床底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苗床是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分露天苗床和室内苗床。多用于春﹑夏﹑秋三季。用人工方法加温,促使秧苗较快生长的叫温床;只利用玻璃窗等设备来吸收太阳热能以保温的叫冷床。
潮汐苗床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固定在地面的支撑架上,然而现有的固定装置在对潮汐苗床固定时出现了以下一些需求,首先,现有的固定装置在固定时主要使用刚性连接,容易松动;其次,现有的固定装置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加固,四个固定杆容易偏折;最后,在移动潮汐苗床时固定结构容易脱落,同时托起四个方向上的底座或者重新安装比较麻烦,需要一个简单方便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刚性连接容易松动和固定杆容易偏折以及移动苗床板时需要带着底座,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潮汐苗床底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潮汐苗床底部固定装置,包括苗床板、固定杆和底座,所述苗床板底部四个拐角处焊接有竖杆,所述底座两侧通过焊接两个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且两个滑块底部均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底座内表面顶部弹性连接,并且两个滑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L形支架和第二L形支架,所述第一L形支架底部水平端通过开设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L形支架顶部水平端通过开设第三滑槽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L形支架竖直端靠近第二L形支架的一侧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弹性连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L形支架弹性连接,所述固定套顶部通过焊接弧形板转动连接有O形套,且O形套两侧均焊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滑槽呈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滑槽共设置有八个,其中同一底座焊接的两个第一滑槽关于底座水平面中心轴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L形支架开设第二滑槽的一端第二L形支架开设第三滑槽的一端互相贴合,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L形支架呈L形结构,所述滑块与第一L形支架拐角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L形支架呈L形结构,所述滑块与第二L形支架拐角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O形套共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O形套均套设竖杆,所述O形套呈O形结构,其中半径较小的位置与竖杆贴合,半径较大的位置与弧形板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弧形板呈月牙形结构,所述弧形板材质硬度较低,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L形支架顶部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辊,所述第二L形支架与多个转动辊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晨超金属丝网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晨超金属丝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0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潮汐苗圃床横向移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专用于苗床的新型苗床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