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隧道的抽出式通风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99118.2 | 申请日: | 2019-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7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崇光;刘磊;段克鲁;郑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矿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4;E21F1/08;E21F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式风机 隧道 通风管 固定连接构件 隧道侧壁 侧支架 纵支架 抽出式通风 出风管 出风口 进风管 进风口 支撑 建筑工程领域 本实用新型 并排固定 粉尘空气 换气方式 间隔相对 中空筒状 安装扣 波纹式 抽出式 横支架 灌入 套在 下端 抽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隧道的抽出式通风设备,包括管道式风机、通风管和固定连接构件,管道式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管至少由中空筒状的波纹式进风管和出风管构成,进风管和出风管通过安装扣环分别套在管道式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固定连接构件包括横支架、侧支架和纵支架,两个纵支架并排固定在隧道侧壁上,侧支架倾斜着支撑在纵支架远离隧道侧壁的一端,侧支架的下端支撑在地面或者隧道侧壁上,固定连接构件分为若干组,间隔相对距离支撑在管道式风机和通风管上;通过抽出式换气方式,将隧道内的粉尘空气快速的抽出洞外,并且将隧道外的空气快速的灌入隧道内,保证隧道内良好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隧道的抽出式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在道路建设中经常性的要遇到隧道,在隧道打洞的过程中需要为了使得工人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确保洞内的灰尘能够排放出去,将需要对隧道进行通风,传统的隧道通风设备采用一个庞大的换气扇进行换气,换气通风效果差,同时传统的隧道通风系统功能单一,使用存在缺陷,特别是隧道内进行爆破、喷浆后会有大量的粉尘,仅仅靠换气扇换气根本不能将隧道内的粉尘快速和隧道外的空气进行快速互换,达不到快速降低隧道内粉尘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适用于隧道的抽出式通风设备,通过抽出式换气方式,将隧道内的粉尘空气快速的抽出洞外,并且将隧道外的空气快速的灌入隧道内,保证隧道内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适用于隧道的抽出式通风设备,包括管道式风机、通风管和固定连接构件,所述管道式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通风管至少由中空筒状的波纹式进风管和出风管构成,进风管和出风管通过安装扣环分别套在管道式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上;所述固定连接构件包括横支架、侧支架和纵支架,两个纵支架并排固定在隧道侧壁上,侧支架倾斜着支撑在纵支架远离隧道侧壁的一端,侧支架的下端支撑在地面或者隧道侧壁上,管道式风机和通风管放置在两个纵支架上方,横支架横向的连接在两个纵支架上且置于管道式风机和通风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构件分为若干组,间隔相对距离支撑在管道式风机和通风管上。
采用此设计的适用于隧道的抽出式通风设备,将管道式风机设置在隧道壁上利用固定连接构件安装在隧道壁上,节约空间,用通风管牵引深入隧道内进行抽、吸风,与现有技术的排风扇相比,不仅仅是更换隧道门口附近的空气,还可以快速替换隧道深处的空气,特别适用于较长隧道的施工环境,进风管和出风管还可以加长,管道式风机可以安装在隧道内更方便抽取换风的位置,并且由于管道式风机的抽吸作用力,还可以将刚爆破完带粉尘的空气抽出隧道外,快速更换隧道内的空气,恢复良好的视线和作业环境,保证作业工人的肺部健康。
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扣环为抱箍,在管道式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设有阶梯槽,进风管和出风管套在阶梯槽上,抱箍从进风管和出风管外壁环抱在阶梯槽处。
进一步限定,在进风管的进风口端部和出风管的出风口端部套有风引带。
进一步限定,所述管道式风机为吹气和吸气两用的离心式管道风机,能够根据隧道内的空气情况进行抽风或者吸风,快速的将隧道内外的空气互换,保证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限定,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端部下端放置有储水箱,并且,在面对管道式风机向隧道外抽风时,调节出风管的出风口端部竖直向下,正对着储水箱,可以将带粉尘的空气排入储水箱内,避免粉尘空气排出隧道外污染空气,储水箱内蓄满水具有降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矿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矿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99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