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PP二次发泡反应釜的高效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9254.3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4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钱江;万锦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祥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加水管 落料桶 支架 抽真空管 二次发泡 加料装置 加料 加料管 加水口 进料管 切断阀 自来水供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 供水水泵 贮料设备 软管 储水桶 计量阀 加料口 输出端 输入端 真空泵 加水 伸入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PP二次发泡反应釜的高效加料装置,包括反应釜、支架、落料桶、加料管和加水管,支架位于反应釜一侧,落料桶固定在支架上,落料桶上部接有进料管和抽真空管,底部设出口,进料管与贮料设备相连,而抽真空管与固定在支架上的真空泵相连,加水管输入端与自来水供水管路相连,或者经供水水泵与储水桶相连,加水管上设有计量阀和加水切断阀;其特征在于反应釜上分别设有加料口和加水口,加料管一端经加料切断阀与落料桶底部的出口相连,而另一端经软管伸入加料口内,而加水管的输出端与加水口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PP二次发泡反应釜的高效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EPP二次发泡反应釜的加料和加水都采用同一加料口,实际操作时,在加料口上方采用封闭连接多通管,再通过多通管同时连接加料管和加水管,其中的加料管同固定在旁侧支架上方的落料桶底部出口相连。落料桶内同时插入进料管和抽真空管,其中进料管与工厂内的贮料设备相连,而抽真空管与真空泵相连,加水管与自来水供水管路相连,或者经水泵与储水桶相连。加料管和加水管上均设置有切断阀。
实际加料操作时,真空泵工作将落料桶内抽真空,使得物料经进料管被吸入落料桶,然后打开加料管的切断阀使物料落入反应釜内。与此同时打开加水切断阀,使得水和料同时加入反应釜内。但在实践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上述反应釜的现有加料装置设计存在下述问题:
1)由于单一加料口,受反应釜内部密闭影响,落料速度非常缓慢,同样进水管及其切断阀开启时水流对加料口空气阻塞也会对落料速度产生影响;据统计,目前1顿原料通过抽真空吸到落料桶里,再加入反应釜,用时基本都要20分钟,极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2)反应釜使用完毕对其进行清洗时,由于水只能从单一的加料口流入,故清洗后的废水只能先驻留在反应釜内,待过后抽出,不仅清洗效率低,且也不利于清洗效果的提升。
3)加水管上仅有一个切断阀,由于反应釜工作时内部压力较高,假如该切断阀损坏,那么无法阻止反应釜内部反应液通过加水管逆流,污染生产车间并损坏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EPP二次发泡反应釜的高效加料装置,其不仅加料速度更快,且利于借助它对反应釜内部实施清理,能够提高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PP二次发泡反应釜的高效加料装置,包括反应釜、支架、落料桶、加料管和加水管,支架位于反应釜一侧,落料桶固定在支架上,落料桶上部接有进料管和抽真空管,底部设出口,进料管与贮料设备相连,而抽真空管与固定在支架上的真空泵相连,加水管输入端与自来水供水管路相连,或者经供水水泵与储水桶相连,加水管上设有计量阀和加水切断阀;其特征在于反应釜上分别设有加料口和加水口,加料管一端经加料切断阀与落料桶底部的出口相连,而另一端经软管与加料口相连,而加水管的输出端与加水口相连。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料管为三通管,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经加料切断阀与落料桶底部出口相连,第二接口经软管与加料口相连,而第三接口上连接有反应釜清洗用排水管,该反应釜清洗用排水管上设有排水切断阀。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应釜清洗用排水管上设有排水水泵。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水管上设有两个所述加水切断阀,这两个加水切断阀依次设于计量阀与加水口之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水切断阀和加料切断阀均为电磁阀,便于使用控制器远程控制驱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水切断阀为电磁阀,便于使用控制器远程控制驱动。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祥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祥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9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