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压式垫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9062.2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7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研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6 | 分类号: | F16J15/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部件 充压 垫片 密封 软性材料层 垫片密封 密封能力 导管 本实用新型 导管连接 管道内部 机械密封 密封连接 有效控制 有效密封 对设备 可控性 内边沿 上端面 外边沿 下端面 法兰 外压 连通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压式垫片,包括环状的金属部件和若干导管。金属部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硬度小于金属部件的软性材料层,金属部件的中部设有环状的间隙。金属部件的外边沿密封,各导管连接金属部件并连通到间隙中。在用于法兰等密封连接中时,利用导管往间隙中充入高压物质,进而垫片扩充间隙使金属部件的两侧向外压紧,提供良好的密封能力。软性材料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能力,降低在垫片密封过程中对设备仪器造成的损伤。通过控制充压压力可以有效控制垫片密封力,进而提实现密封可控性。进一步地,对金属部件的内边沿也进行密封,可以在实现有效密封的同时,避免对管道内部的影响。此实用新型用于机械密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压式垫片。
背景技术
垫片用于两个物体之间的机械密封,通常用以防止两个物体之间受到压力、腐蚀、管路自然地热胀冷缩导致的泄漏,垫片密封在现代工业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密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连续、财产的安全、节能与环保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垫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工业特别是近代石油、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大型电站的兴起,压力容器向高温、高压、高真空、深冷和大型化、多系列方向发展,对垫片密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的垫片多是利用外力进行压紧,一般在法兰连接中,多是利用螺栓的预紧力作用于垫片之上。外力使垫片本身发生弹性或塑性变形,以填满密封面上的微观凹凸不平来实现密封的。垫片所起的密封程度很大程度上由螺栓的预紧力所决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垫片经常由于垫片腐蚀或者螺栓松动,发生连接部位压紧外力不够导致泄漏。而过分拧紧螺栓容易损坏垫片,甚至导致螺栓咬死,无法拆卸。而对于法兰材料较软、较脆的情况下,依靠单一螺栓预紧力压紧很难满足垫片的密封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安全可靠的充压式垫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压式垫片,包括环状的金属部件和若干导管,金属部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硬度小于金属部件的软性材料层,金属部件中设有环状的间隙,金属部件的外边沿密封,各导管连接金属部件并连通到间隙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金属部件的内边沿密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金属部件中设有腔室,腔室位于导管和间隙的连接位置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金属部件包括重叠的第一垫层和第二垫层,第一垫层与第二垫层的外边沿设有第一密封沿,第一垫层与第二垫层之间形成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垫层和第二垫层的内边沿设有第二密封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密封沿和第二密封沿均通过焊接固定到第一垫层和第二垫层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软性材料层为石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金属部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若干凸起。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凸起均为环形,各凸起沿径向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导管远离金属部件的一端均连接有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这种充压式垫片,在用于法兰等密封连接中时,利用导管往间隙中充入高压气体或者高压液体,进而扩充间隙使金属部件的两侧向外压紧,为连接提供良好的密封能力,并且利用金属部件两侧上的软性材料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能力,降低在垫片密封过程中对设备仪器造成的损伤,通过控制充压压力可以有效控制垫片密封力,进而提实现密封可控性,可以有效避免泄漏事故;进一步地,对金属部件的内边沿也进行密封,可以在实现有效密封的同时,避免垫片充压密封时对内部管道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研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研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9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