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磨筒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88397.2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6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邓世军;宋克甫;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琅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22 | 分类号: | B02C17/22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筒内壁 凸起 转子 研磨 研磨筒 本实用新型 研磨球 叶片 固定运动轨迹 研磨区域 研磨效率 一体成型 速度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磨筒组件,包括:研磨筒,该研磨筒内壁上形成有若干凸起,该凸起与所述研磨筒内壁一体成型;设于所述研磨筒中的研磨转子,该研磨转子与所述研磨筒内壁之间形成研磨区域,该研磨转子上具有叶片,所述叶片位于相邻的凸起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研磨筒内壁上设置凸起,改变了以往的物料与研磨球的固定运动轨迹,使物料与研磨球之间产生较大的速度差,增加了二者碰撞的几率及碰撞时的作用力,提高研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磨筒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研磨机。
背景技术
研磨设备中通常通过研磨转子带动研磨球在研磨筒内高速运动,研磨球与研磨物料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使研磨物料破碎,实现对颗粒研磨,并通过分离组件将较小颗粒的物料与较大颗粒的物料和研磨球分离。
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研磨筒的内壁是平滑的,研磨转子带动研磨球和研磨物料在研磨筒内高速运动时,研磨物料和研磨球的运动轨迹较为固定,造成研磨物料和研磨球相对匀速的运动,二者之间的运动速度差较小,其碰撞的几率及碰撞时的作用力均较小,影响了研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研磨筒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研磨球和物料之间碰撞的几率和碰撞时的作用力均较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研磨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研磨筒组件,包括:研磨筒,该研磨筒内壁上形成有若干凸起,该凸起与所述研磨筒内壁一体成型;设于所述研磨筒中的研磨转子,该研磨转子与所述研磨筒内壁之间形成研磨区域,该研磨转子上具有叶片,所述叶片位于相邻的凸起之间。
进一步,所述凸起包括若干排,沿着所述研磨筒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凸起包括六排,沿着所述研磨筒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研磨转子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叶片,研磨转子转动时,所述叶片在相邻的凸起之间转动。
进一步,所述凸起呈半球形。
进一步,所述凸起呈梯形。
进一步,所述凸起呈圆柱形。
进一步,所述研磨筒内壁采用PU胶、碳化硅、氮化硅、碳化钨或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研磨机,包括所述的一种研磨筒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研磨筒内壁上设置凸起,改变了以往的物料与研磨球的固定运动轨迹,使物料与研磨球之间产生较大的速度差,增加了二者碰撞的几率及碰撞时的作用力,提高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实施例中的研磨筒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实施例中的研磨筒的部分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实施例中的研磨筒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实施例中的研磨筒的内部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实施例中的研磨筒的部分立体图;
图8是图5的实施例中的研磨筒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琅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琅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8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步顶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伏电板用多晶硅破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