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喇叭点胶封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7785.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0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湛思;张正辉;肖刚;唐博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邱鹏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旋转平台 本实用新型 喇叭 点胶 水平方向旋转运动 夹具 点胶封装 点胶系统 夹具升降 均匀设置 驱动机构 生产效率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喇叭点胶封装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圆形旋转平台、用于对所述喇叭进行点胶的点胶系统,其中,所述圆形旋转平台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放置喇叭的若干夹具,所述圆形旋转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升降运动和沿水平方向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点胶精确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喇叭生产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点胶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汽车喇叭后盖的点胶封装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手动点UV胶封装。点胶时,人工持点胶针筒,将喇叭放置在桌面夹具上进行点胶。这种点胶方式的点胶轨迹和点胶量主要通过操作员的手法来控制,不同的操作员手法有差别。
手动点UV胶,由于UV胶水轨迹不能统一,涂胶量无法控制,因此喇叭后盖在胶粘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均匀受力,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脱落或者开口,从而导致喇叭报废。
采用人工手动贴装的方式,由于人工点胶精度不能达标,喇叭外观品质容易受到影响。
此外,人工点胶方式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点胶封装装置,旨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点胶精确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点胶封装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圆形旋转平台、用于对所述喇叭进行点胶的点胶系统,其中,所述圆形旋转平台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放置喇叭的若干夹具,所述圆形旋转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升降运动和沿水平方向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圆形旋转平台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公转底座、用于驱动所述公转底座水平旋转运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公转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升降运动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通过转轴与所述夹具连接,所述公转底座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转轴,且与所述夹具相对应的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沿水平方向旋转运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同步带与所述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夹具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喇叭进行定位的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公转底座上还设置有若干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点胶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安装座,所安装座上安装有用于对喇叭进行点胶的双胶针系统,所述双胶针系统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双胶针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两个点胶针,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支架运动的X轴模组、Y轴模组、Z轴模组、以及倾斜角度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喇叭点胶封装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圆形旋转平台、用于对所述喇叭进行点胶的点胶系统,其中,所述圆形旋转平台上均匀设置有用于放置喇叭的若干夹具,所述圆形旋转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升降运动和沿水平方向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点胶精确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喇叭点胶封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喇叭点胶封装装置中旋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喇叭点胶封装装置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喇叭点胶封装装置中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邱鹏,未经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邱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7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