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切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71380.6 | 申请日: | 2019-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生;韩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4 | 分类号: | B60L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黄少波;金凯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放电 电池切断 充电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盒体 动力电池系统 状态检测功能 电流检测器 回路设计 加热过程 加热接口 可控性 熔断器 电阻 外壁 预充 加热 电路 体内 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切断装置,包括盒体,动力电池系统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接触器K1、接触器K2、接触器K4、接触器K3、接触器K5、熔断器F、电流检测器S和预充电阻R;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放电正接口、快充接口、加热接口以及放电负接口;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断装置,功能齐全,针对系统放电、充电、行车加热和充电加热过程均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放电负回路与充电负回路设计共用一个回路,降低了系统的设计成本;同时利用控制模块可以实现对电路中各接触器的状态检测功能,大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纯电动乘用汽车零排放、无污染,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电池切断装置能够在整车或系统本身发生严重故障时,第一时间切断系统回路,使系统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因此该装置是纯电动乘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车型的纯电动乘用车所配备的切断装置是不同的,所能实现的功能也不一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池切断装置,具有比较齐全的功能,同时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切断装置,包括盒体,动力电池系统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接触器K1、接触器K2、接触器K4、接触器K3、接触器K5、熔断器F、电流检测器S和预充电阻R;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放电正接口、快充接口、加热接口以及放电负接口;
所述接触器K1的常开开关的触点(1)、接触器K4的常开开关的触点(1)、接触器K3的常开开关的触点(1)和接触器K5的常开开关的触点(1)并连后与动力电池系统的主正接口相连;
所述接触器K1的常开开关的触点(2)与放电正接口相连;
所述接触器K4的常开开关的触点(2)通过预充电阻R分别与接触器K1的触点(2)和放电正接口相连;
所述接触器K3的常开开关的触点(2)与快充接口相连;
所述接触器K5的常开开关的触点(2)通过熔断器F与加热接口相连;
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主负接口通过电流检测器S与接触器K2的常开开关的触点(1)相连,接触器K2的常开开关的触点(2)与放电负接口相连;
所述加热接口连接有加热负载,所述放电负接口和接触器K2的常开开关的触点(2)分别通过加热接口与加热负载相连。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为BMS管理系统。
进一步,所述加热负载为电池加热膜。
进一步,所述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接口,所述接触器K1、接触器K4、接触器K3、接触器K5、接触器K2的线圈及电流检测器S均通过控制接口与控制模块的对应接口相连。
进一步,所述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检测功能接口,所述接触器K1、接触器K4、接触器K3、接触器K5、接触器K2的电压检测点分别通过检测功能接口与控制模块的对应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切断装置,功能齐全,针对系统放电、充电、行车加热和充电加热过程均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放电负回路与充电负回路设计共用一个回路,降低了系统的设计成本;同时利用控制模块可以实现对电路中各接触器的状态检测功能,大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1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升弓保持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