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芽苗菜种植的底渗供水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5622.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9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亦坤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7/00;A01G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柄 种植盆 本实用新型 传动结构 可渗透层 清理装置 安装架 供水盆 芽苗菜 种植 资源利用率 传动连接 供液结构 配合设置 有机土壤 杂物收集 接水管 盆体 省时 省力 杂物 体内 驱动 生长 土壤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芽苗菜种植的底渗供水盆,包括安装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包括盆体、设于所述盆体内的可渗透层、与所述可渗透层相配合的接水管及供液结构;所述种植盆还包括用于清理有机土壤中的杂物的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包括可来回动作的清理斗、用于驱动所述清理斗来回动作的驱动柄及用于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柄和所述清理斗的清理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清理斗、驱动柄及清理传动结构的配合设置,使得可以十分方便的将土壤内的杂物收集并清理,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便于下一批种子的种植和生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芽苗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芽苗菜种植的底渗供水盆。
背景技术
芽苗菜的种植历史悠久,常见的芽苗菜豆芽的种植就在《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大豆黄卷;目前,芽苗菜的种类繁多,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芽苗菜除了可以食用,也可作为盆栽观赏;种植芽苗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的活动,可以自己动手种植得到有机菜。
芽苗菜的种植一般包括选种、浸泡、出芽和收割,在收割完成后,往往会在有机土壤表面留下大量的豆壳,并且在有机土壤内也会留下部分未发芽的种子,若是不将这些残留的豆壳和种子清理掉,过了一段时间后即会发霉变质,不利于下一批种子的生长;若是直接更换有机土壤的话,则会造成严重的浪费;而若是手动将豆壳和未发芽的种子等物拾取出来,则十分费时费力,且清理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资源利用率高、清理杂物方便的用于芽苗菜种植的底渗供水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芽苗菜种植的底渗供水盆,包括安装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包括盆体、设于所述盆体内的可渗透层、与所述可渗透层相配合的接水管及供液结构;所述种植盆还包括用于清理有机土壤中的杂物的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包括可来回动作的清理斗、用于驱动所述清理斗来回动作的驱动柄及用于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柄和所述清理斗的清理传动结构;通过清理斗、驱动柄及清理传动结构的配合设置,使得只需转动清理斗,即可将有机土壤内的杂物收集到清理斗内,再将清理斗排空即可,操作十分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了残留的豆壳、未发芽的种子等杂物发霉变质而影响下一批种子生长的问题,使得能够多次种植芽苗菜,保证有机土壤的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所述清理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清理斗可拆卸连接的套环、设于所述套环上的立柱、与所述接水管转动配合的套轴及用于实现所述清理斗和所述套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通过转动驱动柄即可带动清理斗转动,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并且套环与接水管套接而套轴与接水管转动配合,从而避免了土壤进入套轴和接水管之间的缝隙中,保证两者之间始终具有较好的转动配合。
所述清理斗包括斗体、多个均匀布设于所述斗体上的滤缝、设于所述斗体上的铲土部及用于装载杂物的储物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土壤能够顺利的通过滤缝而将土壤中的豆壳、未发芽的种子等杂物留在储物部内,达到清理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清理斗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的连接槽、可来回动作的锁舌及一端作用于所述锁舌上的复位件,该复位件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连接槽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清理斗与套环形成可拆卸连接,方便清理斗的拆装,使得清理斗完成清理后,可以十分方便的将清理斗取出,清除斗内的杂物,使用十分方便;该连接结构配合稳定,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所述套环上设有用于供所述锁舌穿入的锁槽和可沿所述锁槽来回动作的按钮;所述驱动柄上设有与所述按钮相配合的按钮槽;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清理斗的取出,同时也使得在种植芽苗菜的过程中不会误触按钮,保证清理斗与套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亦坤,未经张亦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5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