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3706.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0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大松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34;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1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颠锅 炒菜机 支撑座 煤气灶 本实用新型 酸痛 放置槽 滚轮 通孔 轨道 影响工作效率 底座顶部 左右移动 嵌入式 底座 套筒 连通 握住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菜机,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颠锅,锅还不容易脱落导致损坏,还避免了手酸痛影响工作效率的便于颠锅的炒菜机。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包括有底座、支撑座、煤气灶、轨道、滚轮、框架、锅、套筒等;底座顶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煤气灶,支撑座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支撑座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通孔与煤气灶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煤气灶打开,再通过轨道与滚轮的作用,人们只要握住锅,即可开始使锅左右移动,进而开始颠锅,使得人们更方便的进行颠锅,避免了手酸痛影响颠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菜机,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人们开始学厨时,都需要从基本功练起,颠锅则是其中的一种,颠锅能使得菜受热更均匀、调味料也可以更好的均匀分布,避免菜焦糊,通常人们开始学习颠锅时,由于锅很重,时间一长,人的手容易酸痛导致工作效率慢,并且时间一长,手容易抓不出锅,导致锅脱落损坏,所以人们会颠锅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会,如此导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开始学习颠锅时,由于锅很重,时间一长,人的手容易酸痛导致工作效率慢,并且时间一长,手容易抓不出锅,导致锅脱落损坏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颠锅,锅还不容易脱落导致损坏,还避免了手酸痛影响工作效率的便于颠锅的炒菜机。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颠锅的炒菜机,包括有底座、支撑座、煤气灶、轨道、滚轮、框架、锅、套筒、卡套、球体、滑杆和第一弹簧,底座顶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右侧下部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煤气灶,支撑座内侧面前后两侧都嵌入式设有轨道,支撑座内侧面右侧中部开有通孔,通孔与煤气灶连通,前后两侧轨道上对称式设有两个滚轮,四个滚轮内侧面之间设有框架,框架内放置有锅,支撑座内右侧上部嵌入式设有套筒,框架外右侧中部设有球体,套筒内设有滑杆,滑杆左端设有卡套,卡套与球体配合,滑杆右端与套筒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可选地,还包括有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包括有摆杆、活动杆、第二弹簧、导杆和挂钩,框架前后两侧上部均铰接式连接有两个摆杆,四个摆杆顶部均设有活动杆,四个摆杆顶部中间均开有凹槽,活动杆底部与凹槽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摆杆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导杆,导杆顶端与活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杆顶部转动式连接有挂钩,挂钩挂在锅上。
可选地,还包括有固定板、第三弹簧和缓冲板,支撑座顶部左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右侧面上部设有多个第三弹簧,全部第三弹簧右端之间连接有缓冲板。
首先启动煤气灶点火,火通过通孔与锅底接触,当火将锅烧热以后,加入油和菜,即可开始握住锅的把手,推动锅左右移动,进而进行颠锅,锅左右移动带动框架左右移动,框架向右移动时,框架向右移动带动球体向右移动,球体向右移动带动卡套向右移动,卡套向右移动带动滑杆向右移动,第一弹簧被压缩,在框架向左移动时,框架向左移动带动球体向左移动,球体向左移动与卡套脱离,因第一弹簧的作用,滑杆向左移动带动卡套向左移动复位,当锅左右移动通过框架带动滚轮在轨道上左右移动,这样就能够方便颠锅,当菜炒好后,关闭煤气灶的火,再拉动锅复位,锅复位带动框架复位,框架复位带动滚轮与球体复位,球体复位卡入卡套内与其配合,再将锅内炒好的菜取出放在碗里即可,当需要对锅进行清洗时,将锅从框架内取出清洗即可。
当操作人员在颠锅时,可以用挂钩挂住锅,这样可以避免锅脱落,当需要将锅进行清洗时,首先拉动挂钩向上移动,挂钩向上移动带动活动杆向上移动,第二弹簧被拉伸,在拉动挂钩向外移动,使挂钩与锅脱离,这时就可以将锅从框架内取出,当清洗完毕后,可以先将锅放回框架内,再拉动挂钩挂住锅,随后松开挂钩,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活动杆向下移动复位,活动杆向下移动带动挂钩复位将锅卡住。如此,颠锅时,可防止锅从框架上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大松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大松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3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