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轴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2660.0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生严;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67 | 分类号: | F16C35/067;F16C35/04 |
代理公司: | 31273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民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3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正结构 轴肩 轴承安装槽 轴承座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 轴承密封圈 有效解决 装配效率 安装端 台阶状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轴承座,包括一轴承安装槽,一轴承座安装端,所述轴承安装槽包括一内部轴肩和一导正结构,所述导正结构位于所述内部轴肩的外侧,所述导正结构和所述内部轴肩呈一台阶状。有效解决了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装配易倾斜损坏的技术问题,同时能够提高轴承密封圈的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座,尤其是涉及应用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新型轴承座。
背景技术
电涡流缓速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了会承受沿竖直方向(径向)的自重力外,还会承受一定的轴向力,因此在轴承的选用上,目前多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外圈一般是可以分离的。在实际装配时一般将轴承的内外圈分别采用不同的装配方式单独装配,例如内圈采用热胀法装配,外圈采用过盈配合,再通过压力机压入轴承座中。
现有技术中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一般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具体是将轴承外圈装配到轴承座中,通常在实际操作时采用压力机将外圈压入轴承座中。
现有技术中轴承座的结构如图1所示,轴承座中安装轴承外圈的轴肩尺寸从端面到安装位置是一样的,且这个尺寸一般都会小于轴承外圈的外径尺寸。在装配过程中轴承外圈在放入轴承座端部时容易产生倾斜,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座缺少导正结构,这使得轴承外圈在装配过程中会容易产生变形,严重时会导致轴承外圈断裂甚至造成产品报废。
有鉴于此,设计一种具有导正结构的新型轴承座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安装轴承时,轴承座不具有导正结构造成的轴承变形及轴承外圈断裂甚至造成产品报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在安装轴承的第二轴肩和第三轴肩外侧设置一种具有导正作用呈台阶状的第一轴肩和第四轴肩。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轴承时遇到的损坏轴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轴承安装槽,一轴承座安装端,所述轴承安装槽包括一内部轴肩和一导正结构,所述导正结构位于所述内部轴肩的外侧,所述导正结构和所述内部轴肩呈一台阶状。
进一步地,所述导正结构包括一第一轴肩和第四轴肩,所述第一轴肩和第四轴肩对称安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肩和所述第四轴肩的直径大于所述内部轴肩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肩和所述第四轴肩的宽度小于所述内部轴肩的宽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肩径向距离大于一轴承外圈的径向距离,距离之差为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部轴肩包括第二轴肩和第三轴肩。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在轴承座上设置导正结构,防止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装配易倾斜,同时能够提高轴承密封圈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视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轴承座尺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轴座导正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轴承座安装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将本实用新型理解成并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这种实施方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理念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或功能与那些公知技术相同的其他技术组合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2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座总成和车辆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转角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