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1921.7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2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芳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充电装置 输出模组 充电电压 充电模组 壳体 帽头 圆尖 本实用新型 车窗玻璃 可拆卸式 手机充电 应用过程 用户实时 运作状态 正极连接 紧锁 敲碎 显示器 车窗 告知 输出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充电装置,通过设置壳体、帽头组件、充电模组及输出模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壳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车载充电装置受到较大的外力时损坏;帽头组件为可拆卸式设计,方便用户后期对车载充电装置的维护,同时,由于正极连接头上设置有圆尖部,当车窗被紧锁时,可以利用圆尖部把车窗玻璃敲碎;充电模组起到将充电电压输入至输出模组的作用;输出模组在将充电电压输出至USB连接端口中,为手机充电,同时,显示器还可以实时告知用户车载充电装置的运作状态参数,便于用户实时知道车载充电装置可稳定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工频机是以传统的模拟电路原理来设计的,机器内部电力器件(如变压器、电感、电容器等)都比较大,一般在带载较大运行时存在较小噪声,但该机型在恶劣的电网环境条件中耐抗性能较强,可靠性及稳定性均比高频机强。充电器有很多,如铅酸蓄电池充电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测试与监测、镉镍电池充电器、镍氢电池充电器、锂离子电池充电器、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充电器、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充电器、电动车蓄电池充电器、车载充电器等。
就以车载充电器为例,车载充电器又称车载充电装置,车载充电装置顾名思义是用来给手机充电。但目前的车载充电装置,功能单一,除了起到给手机充电的功能外,并没有其他功能;此外,现在的车载充电装置,一般都是固定安装在车载控制装置上,倘若车载充电装置损坏时,需要借助额外的拆装工具对车载充电装置进行拆卸,后期拆卸步骤繁琐;再者,现有的车载充电装置,无法显示当前车载装置的状态信息,倘若车载充电装置处于过流、过压或者过温任意一条件时,都会影响车载充电装置给手机充电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后期拆装方便的及能够实施显示状态信息的车载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载充电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帽头组件,所述帽头组件包括绝缘缓冲件、正极连接头、缓冲连接件和负极弹片,所述绝缘缓冲件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所述通孔相螺合,所述正极连接头设置于所述绝缘缓冲件上,所述正极连接头上设置有圆尖部,所述缓冲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螺纹柱内,且所述缓冲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头连接,所述负极弹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负极弹片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滑动;
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模组的输入端与所述缓冲连接件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模组的接地端与所述负极弹片电连接;
输出模组,所述输出模组包括USB连接端口和显示器,所述USB连接端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USB连接端口与所述充电模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显示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充电模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弹片本体和复位弹簧,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过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充电模组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弹片本体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弹片本体的端部与所述复位弹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芳,未经李林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1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接口的充电器
- 下一篇:电池管理系统的主动均衡从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