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土石坝坝下涵管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6462.5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3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林;林文伟;林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管 灌浆管 土石坝 坝体 本实用新型 二次灌浆 封堵装置 灌浆 封堵 灌浆机构 连接钢板 密实充填 膨胀螺丝 原理实现 左右两侧 截水墙 排气管 干缩 填筑 分段 钢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管封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型土石坝坝下涵管封堵装置,包括土石坝坝体,土石坝坝体内部设有填筑土,土石坝坝体底部设有坝下涵管,坝下涵管左右两侧设有截水墙,坝下涵管顶部通过膨胀螺丝连接钢板,钢板与坝下涵管顶部之间设有二次灌浆管和排气管,坝下涵管下部设有初次灌浆管。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涵管封堵工作中,通过设置第一灌浆管、第二灌浆管、第三灌浆管和第四灌浆管组成分段灌浆机构,通过该机构利用重力的原理实现整个坝下涵管的灌浆工作,通过设置二次灌浆管实现坝下涵管的密实充填,解决了灌浆时浆液干缩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管封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型土石坝坝下涵管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坝下涵管指一种埋设于地表以下的管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俗称水泥管。小型涵管也有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在全段围堰堤坝下作引水管道,在一般情况下作输水管道。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多用水泥管作涵管。
涵管承受压力水的冲刷、侵蚀、悬移质的磨损,以及涵管周围填土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涵管表面磨损露石,胶凝材料钙质析出成瘤,混凝土疏松渗漏,钢筋锈蚀,保护层开裂脱落,钢筋外露,涵管开裂,压力水外渗,涵管周围填土淘空,产生沿涵管的渗漏通道以及堤身、大坝塌陷等险情,严重威胁堤坝的安全,成为安全隐患,因此,经过一定的运行年限后,必须拆除重建或进行封堵灌浆报废处理。
土石坝坝下涵管,主要功能是水库放水。目前国内较多土石坝建成年代久远,坝下涵管经过多年运行,存在各种结构损坏,难以修复,需要对其进行封堵。对于小型土石坝,一般坝下涵管尺寸小,人难以长期在洞内作业,如何确保封堵的密实度是本工程的技术难点。基于工程的实际情况,需要设计一种封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土石坝坝下涵管封堵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土石坝坝下涵管封堵装置,包括土石坝坝体,所述土石坝坝体内部设有填筑土,所述土石坝坝体底部设有坝下涵管,坝下涵管左右两侧设有截水墙,所述坝下涵管顶部通过膨胀螺丝连接钢板,所述钢板与坝下涵管顶部之间设有二次灌浆管和排气管,所述坝下涵管下部设有初次灌浆管,初次灌浆管包括:第四灌浆管、第三灌浆管、第二灌浆管和第一灌浆管,左侧所述截水墙上部设有溢流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坝下涵管为浆砌石方型涵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坝下涵管内部设有水泥砂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坝下涵管的右侧为下游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初次灌浆管和二次灌浆管的材质均为镀锌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初次灌浆管和二次灌浆管右侧均贯穿连接右侧截水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灌浆管的长度与坝下涵管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灌浆管、第三灌浆管、第二灌浆管和第一灌浆管的右端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灌浆管、第三灌浆管、第二灌浆管和第一灌浆管的长度依次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左侧所述截水墙上部设置镀锌铜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6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向独立式泄洪洞进水塔结构
- 下一篇:一种挑流和射流联合消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