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瘘止血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3885.1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钟晓明;许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晓明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谭月萍 |
地址: | 536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血 绷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瘘止血绷带,包括绷带体,绷带体包括一条条间隔排列的透明带和不透明带,绷带体的正面设有凸扣,绷带体的一端设置有粘贴带,所述绷带体的背面设有受粘贴带,粘贴带和受粘贴带在使用状态扣合在一起;所述不透明带包括抗菌消毒层、绷带层及防水层,抗菌消毒层设置在绷带层的正面,所述防水层设置在绷带层的背面。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通过将绷带体设计成间隔排列的透明带和不透明带,容易观察是否有出血,并且可随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确定有无并发症,降低了因医疗护理引起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同时也减少了医疗工作者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瘘止血绷带。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肢体邻近动静脉血管通过手术吻合起来建立的血管通路,经过这个通路动脉血传流至静脉,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多、压力增高、静脉扩张形成动脉化血管,透析时直接穿刺,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前提,慢性肾衰竭患者常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患者借此行维持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故血管通路又称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线。内瘘使用和护理不当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如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感染、吻合口血栓形成等,从而缩短内瘘的使用寿命,影响患者的透析治疗而其中因穿刺点的压迫止血不当所引起的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尤为常见。
目前一般将传统的普通绷带用于内瘘止血,其无法查看是否有出血,也无法确定有无并发症,而当需要观察恢复情况时,往往需要反复打开绷带才能确实获知患者的真实情况,如此极易引起患者穿刺点的疼痛和人为感染;而且,传统的绷带进行包扎固定需要依靠经验来确定包扎的松紧程度,过松可能达不到止血效果或造成伤口感染,过紧则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呼吸不畅等,都会给伤病人员带来一些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瘘止血绷带,其能够使在不影响患者伤口恢复情况的基础上,随时观察患者的伤口状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瘘止血绷带,包括绷带体,所述绷带体包括一条条间隔排列的透明带和不透明带,所述绷带体的正面设有凸扣,绷带体的一端设置有粘贴带,所述绷带体的背面设有受粘贴带,所述粘贴带和受粘贴带在使用状态扣合在一起;所述不透明带包括抗菌消毒层、绷带层及防水层,所述抗菌消毒层设置在绷带层的正面,所述防水层设置在绷带层的背面。将绷带体设计成间隔排列的透明带和不透明带,容易观察是否有出血,并且可随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较佳地,所述透明带包括抗菌消毒层、绷带层及防水层,所述抗菌消毒层设置在绷带层的正面,所述防水层设置在绷带层的背面。抗菌消毒层具有杀菌作用,防止伤口感染。
较佳地,所述绷带体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带。密封带进一步起到封闭和保护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不透明带的面积大于透明带面积。
较佳地,所述受粘贴带包括受粘贴母带及受粘贴子带,所述受粘贴子带设置在绷带体背面的一端,所述受粘贴母带设置在绷带体的背面,并与受粘贴子带间隔设置。受粘贴带分为受粘贴母带和受粘贴子带,防止粘贴带粘在绷带布上损坏绷带。
较佳地,所述受粘贴子带包括第一受粘贴子带及第二受粘贴子带,所述第一受粘贴子带及第二受粘贴子带分别间隔设置在受粘贴母带的两侧。设计第一受粘贴子带的目的为:防止患者手臂太细,粘贴带和母粘贴带吻合不了;设计第二受粘贴子带的目的为:防止患者手臂过粗,粘贴带和母受粘贴带不能很好吻合。
较佳地,所述绷带体的背面在受粘贴带的一端还设置有刻度标志。包扎固定时可按平常包扎的刻度来调节松紧,防止包扎过松引起出血,过紧引起内瘘堵塞。
较佳地,所述凸扣为间隔设置的两个。设置双凸扣,可固定止血棉球,且使止血棉球平均受力,防止移位出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晓明,未经钟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3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