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3732.7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施菊萍;姜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26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病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包括给药盒,给药盒底部固定设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底部固定设有万向轮,给药盒顶部左端固定设有温水装置,给药盒顶部右端固定设有药液装置,给药盒正面固定设有储药腔,储药腔内设有储药装置,储药装置与储药腔滑动连接,给药盒顶面靠近储药装置的一端设有碾药装置,碾药装置与给药盒可拆卸连接,温水装置和药液装置上设有可拆卸替换的药管,药管伸入人体;温水装置和储药装置使得喂药工作更加高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高度调节装置可以让装置适应不同躺卧高度的病人,可以在多种环境下使用,药液装置可以进行简单的介入式给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心内科病人有时需要到病发现场去救治病人,需要及时对病人进行药物救治,而病人卧躺的高度较低,平时在医院内,病人躺在病床上,卧躺的高度较高且病床的高度不一致;心内科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时,进行给药的分为固态药物和液态药物,一般需要进行分次配药、给药,比较繁琐,且有时需要进行介入式给药;病人服用固态药片时,由于身体虚弱,一般需要护士花费很大精力来喂水吞咽,病人通过喝水来配合药片进入人体,有可能会造成伤口的撕扯,加重病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其具有的特点:可以同时进行药片和药液的给药;带有温水药管;底部活动结构可伸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包括给药盒,给药盒底部固定设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底部固定设有万向轮,给药盒顶部左端固定设有温水装置,给药盒顶部右端固定设有药液装置,给药盒正面固定设有储药腔,储药腔内设有储药装置,储药装置与储药腔滑动连接,给药盒顶面靠近储药装置的一端设有碾药装置,碾药装置与给药盒可拆卸连接,温水装置和药液装置上设有可拆卸替换的药管,药管伸入人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调节装置可以根据病人在病房躺卧的高度和病人在野外躺卧的高度进行调节适应,温水装置和储药装置丰富了给药盒的功能,医护人员不需要往返取药倒水,也不需要托举水杯来配合病人服药,极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病人也不需要起身配合医护人员喝水,有助于伤口的恢复,碾药装置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将药片粘成粉末状混入温水装置,给病人服用,药液装置可以方便进行介入式给药,给药装置的功能更加完善,万向轮则方便给药装置的移动。
进一步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杆、防脱座、插孔以及防脱板,给药盒底部四角上固定设有四根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为中空杆,第二连接杆上端插入第一连接杆内部,且第二连接杆在第一连接杆内部伸缩滑动,第二连接杆顶部固定设有防脱座,防脱座位于第一连接杆内部,第一连接杆底部固定设有防脱板,防脱座抵停在防脱板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都固定设有若干沿杆身均匀分布的插孔,固定杆同时穿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杆插入不同的插孔来实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伸缩,进而实现高度调节的目的,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温水装置包括温水瓶、恒温控制器、加热管、出水口以及瓶盖,温水瓶底部与给药盒顶部固定连接,加热管固定设于温水瓶内部,恒温控制器固定设于给药盒内部,恒温控制器与加热管电性连接,出水口固定设于温水瓶外侧下端,瓶盖与温水瓶顶部可拆卸连接,出水口上套连有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3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