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应力棒法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1567.1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吴炜;张军;郭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棒 转轮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静平衡试验装置 平衡托板 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 静平衡试验 电站机组 平衡底座 试验安全 试验效率 外部安装 应变片组 支撑转轮 传统的 静平衡 转轮体 钢球 镜板 固化 叶片 粘贴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应力棒法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装置,它包括用于支撑转轮体的平衡托板,在平衡托板的底部安装有应力棒,所述应力棒支撑在平衡底座的顶部,在应力棒上粘贴有应变片组;所述转轮体的外部安装有叶片。此装置及方法取代传统的钢球镜板法,用于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进而提高了试验效率精度,降低试验安全风险,固化试验装置,减少试验装置成本,为电站机组转轮静平衡试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基于应力棒法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装置,适用于大中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使用该方法可精确计算出转轮的不平衡量和偏心方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背景技术
某水电站为了增加机组出力,对水轮机和发电机进行增容改造,水轮机转轮制造安装完成后,需进行静平衡试验,以消除转轮静不平衡对水轮机振动的影响。传统的转轮静平衡试验方法为钢球镜板法,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不足:1、对平衡球和平衡镜板的表面硬度、粗糙度以及局部凹陷等要求苛刻;2、测试周期长,计算繁琐,需经过初平衡、灵敏度检查、叶片配重、总平衡四个阶段;3、受平衡镜板材料性能限制,本方法一般用于质量不超过250吨的转轮;4、试验装置通用性差,不同类型的转轮需采用不同的试验装置;5、试验装置关键部件容易受损,增加了试验成本;6、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转轮组合体在试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基于应力棒法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装置,此装置及方法取代传统的钢球镜板法,用于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进而提高了试验效率精度,降低试验安全风险,固化试验装置,减少试验装置成本,为电站机组转轮静平衡试验提供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应力棒法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装置,它包括用于支撑转轮体的平衡托板,在平衡托板的底部安装有应力棒,所述应力棒支撑在平衡底座的顶部,在应力棒上粘贴有应变片组;所述转轮体的外部安装有叶片。
所述转轮体的底部支撑有多个同步顶升装置。
所述应变片组包括对称布置在应力棒同一横截面的第一应变片、第二应变片、第三应变片和第四应变片。
所述转轮体的顶部安装有连接体。
所述第一应变片和第三应变片采用半桥接法相连,并构成一个惠斯登电桥。
所述第二应变片和第四应变片采用半桥接法相连,并构成一个惠斯登电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新提出的方法进行转轮试验不存在转轮倾倒的风险,增加了转轮静平衡试验的安全性。
2、在选用合适传感器的情况下,转轮静平衡试验的精度得到了提高,计算过程简单。
3、利用新提出的方法,避免了试验装置损坏造成的成本增加,同时试验装置的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
4、初平衡是针对转轮体和连接体组成的组合体,称为初平衡组合体进行的静平衡试验,其目的是检查初平衡组合体的不平衡量和偏心方位。
5、叶片选配是以总平衡时的配重质量最小为目的,根据初平衡组合体的不平衡量、偏心方位,综合考虑各叶片的质量偏差,确定各叶片的最优安装位置。
6、总平衡是针对转轮体、连接体及叶片形成的组合体,称为总平衡组合体进行的静平衡试验,通过平衡配重使剩余不平衡量满足许用不平衡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变片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1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