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致多振子压电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1550.6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8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鹏;王哲;吴晓强;黄勇;赵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动 曲柄摇杆机构 底板 旋转轴 压电陶瓷双晶片 叶轮 压电发电装置 螺栓 偏心运动 多振子 上端盖 小螺母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技术 风力发电 底板连接 发电装置 方形底座 风力作用 矩形底座 压电陶瓷 长螺栓 大螺母 短螺栓 短曲柄 矩形框 曲柄杆 下叶轮 可用 双晶 摇杆 风能 转动 配合 发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致多振子压电发电装置,包括叶轮、旋转轴、矩形底座、曲柄摇杆机构、拨动底板、矩形框、上端盖、压电陶瓷双晶片、长螺栓、螺栓、短螺栓、小螺母、大螺母。曲柄摇杆机构由曲柄杆、连杆、摇杆、方形底座、螺栓和小螺母组成。叶轮与旋转轴的一端配合,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短曲柄配合;连杆与拨动底板连接,拨动底板上设有拨动块;压电陶瓷双晶固定在上端盖上。此发电装置通过在风力作用下叶轮转动,带动曲柄摇杆机构偏心运动,曲柄摇杆机构促使拨动底板作偏心运动,拨动块拨动压电陶瓷双晶片进行发电。此实用新型有利于实现对风能的有效利用,同时节省采用风力发电的成本,可用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风致多振子压电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自然界的风能和水能等各种振动能量进行发电,为各种微系统供电,符合当今节能、环保、低碳的发展趋势。在各种能量采集方式中,使用压电材料进行能量收集更加适合于环境振动能的低频、随机变化特点。
现在的风力发电,多通过风力发电机组来完成,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但风力发电机组的造价成本高昂,从而对风力发电机组发电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压电材料收集流体动能的高效、适用范围广的压电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致多振子压电发电装置,包括叶轮、旋转轴、矩形底座、曲柄摇杆机构、拨动底板、矩形框、上端盖、压电陶瓷双晶片、长螺栓、螺栓、短螺栓、小螺母和大螺母。
所述叶轮固定在旋转轴的一端;所述矩形底座固定在旋转轴上;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由曲柄杆、连杆、摇杆、方形底座、螺栓和小螺母;所述曲柄杆上设有螺栓孔、六边形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三个螺纹孔;所述摇杆上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方形底座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拨动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拨动底板上设有拨动块;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连杆与拨动底板上的通孔,由螺栓分别穿过连杆的螺纹孔和拨动底板上的通孔与小螺母配合得以固定。
所述的矩形框上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的上端盖上设有多个悬臂梁固支块;所述的悬臂梁固支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悬臂梁固支块上设有矩形槽;所述的矩形槽内放置压电陶瓷双晶片;所述的压电陶瓷双晶片由短螺栓穿过悬臂梁固支块的螺纹孔得以固定。
所述上端盖和矩形框由长螺栓分别穿过上端盖的螺纹孔、矩形框的螺纹孔与大螺母配合得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绿色环保;且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
二、利用压电效应,从空气或其他流体的运动中收集能量,转化为电能,是一种小型风力发电或水力发电装置,可用于户外使用的小型设备或设施的自供电。在很小和较大的风速情况下都可以发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3级微风便可以产生持续电能,其机电转化效率与目前先进的大型风电设备效率相当,可以用以为无线传感网节点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电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曲柄摇杆机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拨动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电悬臂梁部分示意构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端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1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