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混合材料屏风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8504.0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森;何莉莎;李智;金山;岳丹;李红英;邹广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装总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5/00 | 分类号: | A47G5/00 |
代理公司: | 11462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质横梁 立柱 木质 木质框架 贯穿孔 玻璃面板 成井字形 混合材料 上下两侧 锁紧结构 位置间隔 固定的 井字形 矩形孔 两端面 装配式 屏风 装配 美观 编织 穿过 造型 贯穿 | ||
本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合材料屏风。它包括有若干根木质立柱和若干根木质横梁,所述木质横梁的厚度较所述木质立柱的厚度大,在木质横梁的上下两侧面的设定位置间隔开有若干个贯穿孔,每根木质立柱依次穿过对应木质横梁的对应贯穿孔后与若干根木质横梁编织成井字形木质框架,在木质立柱和木质横梁的贯穿位置的前后两端面设有将木质立柱和木质横梁固定的锁紧结构;在井字形木质框架的各个矩形孔里均设有玻璃面板。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新型具有采用多种材料、造型美观且正反一致、装配快捷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采用多种材料、造型美观且正反面一致、装配快捷的装配式混合材料屏风。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大堂里,屏风作为分割、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的建筑装饰物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大堂屏风中,由于层高较高,现有的大堂屏风大都采用玻璃隔断或木质隔断等单一材料进行设计安装,且安装结构固定而单一,装饰效果由于材料的单一而单调,并且难以实现装配化施工,对于安装效率和后期的维护均比较麻烦;有鉴于此,如何解决采用多种材料、造型美观且正反一致、装配快捷的装配式混合材料屏风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不足之处而提出的一种采用多种材料、造型美观且正反面一致、装配快捷的装配式混合材料屏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混合材料屏风,包括有若干根木质立柱和若干根木质横梁,所述木质横梁的厚度较所述木质立柱的厚度大,在木质横梁的上下两侧面的设定位置间隔开有若干个贯穿孔,每根木质立柱依次穿过对应木质横梁的对应贯穿孔后与若干根木质横梁编织成井字形木质框架,在木质立柱和木质横梁的贯穿位置的前后两端面设有将木质立柱和木质横梁固定的锁紧结构;在井字形木质框架的各个矩形孔里均设有玻璃面板。
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有:金属外螺纹杆、金属内螺纹柱、在木质立柱和木质横梁贯穿位置的前后两端的安装孔,金属外螺纹杆由正面装饰帽和外螺纹杆连接而成,金属装饰内螺纹柱由反面装饰帽和内螺纹孔柱相连而成,装配时,金属外螺纹杆和金属内螺纹柱分别穿进对应的安装孔内并使得外螺纹杆螺纹旋合固定在内螺纹孔柱内。
所述木质立柱的左右两侧和木质横梁的上下两侧均开有玻璃安装凹槽,所述玻璃面板卡接在四边的玻璃安装凹槽内固定。
所述木质横梁和木质立柱均为矩形条状板材。
所述木质立柱由方通骨架和木质板组成,木质板将方通骨架包覆在其内胶粘固定。
所述正面装饰帽和反面装饰帽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安装后,正面装饰帽和反面装饰帽分别显露在木质立柱和木质横梁的贯穿位置的前后两端面。
所述木质横梁由两个半木质横梁相互拼接而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新型的立柱是通长的结构,采用木质板将方通骨架包覆在其内胶粘固定,使得立柱的强度得到了保证,从而使得整个屏风稳固可靠;而通过立柱和横梁相互贯穿连接结构,使得屏风前后保持一致性,而通过金属外螺纹杆和金属内螺纹柱对框架的锁合,并在框架的矩形孔内固定卡设玻璃,实现装配化施工,使得结构安装以及拆卸均方便快捷,这样,使得屏风由木质、玻璃和金属三种材质混合搭配而成,克服了传统屏风单一材质的装饰效果单一性的缺陷,由此,本新型具有采用多种材料、造型美观且正反一致、装配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C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D-D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E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装总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装总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8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