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7533.5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9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之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柱 加工槽 出料带 汽车动力电池 自动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进料带 支撑杆 冲压 导入导出装置 支撑杆安装 冲压基座 加工物料 配合设置 人力资源 人力作用 上下两端 冲压杆 延伸端 侧边 导出 下端 正对 加工 对称 节约 生产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侧顶端设有出料带,且出料带通过两个对称的支撑杆安装于基座上,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延伸至基座下端,且两个支撑杆延伸端固定安装有同一进料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极柱的冲压基座侧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设出料带和进料带,且在基座上正对加工槽配合设置物料导入导出装置,可在无需人力作用下,自动将需加工物料导入和加工后物料导出,节约人力资源;本装置通过在基座上设置两个相对应的加工槽,一加工槽内放置极柱模型,另一加工槽内放置需加工极柱,通过在基座前后两侧的冲压杆对两个加工槽内同时冲压,使批量生产的极柱保证同规格冲压尺寸,从而提高极柱批量生产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
汽车动力电池中极柱是重要的零部件,极柱需在生产中需要进行冲压保证铅外套和铜芯保证最佳接触配合度,极柱一般是批量冲压,都需要操作工人逐个放入和拿出,这样费时费力,不利于节约人力资源,同时批量生产的极柱无法保证同一的冲压规格,这样会降低极柱冲压品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外形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侧顶端设有出料带,且出料带通过两个对称的支撑杆安装于基座上,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延伸至基座下端,且两个支撑杆延伸端固定安装有同一进料带,所述基座上设有两个加工槽,接近出料带一侧加工槽上下前后四端均设有贯穿口,且远离出料带一侧加工槽上前后三侧均设有贯穿口,所述基座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自由端贯穿第一支架,且固定安装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接近出料带一侧加工槽上贯穿口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五液压缸,且第五液压缸自由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基座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上固定安装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自由端贯穿第二支架,且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且两个升降杆远离升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和接近出料带一侧加工槽下贯穿口同轴设置,所述下压板上设有顶出板,所述基座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四液压缸,且两个第四液压缸自由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邻一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冲压杆,四个所述冲压杆分别和相邻的前后贯穿口同轴设置,对应远离出料带一侧加工槽前后贯穿口的两个冲压杆相邻端均设有触碰感应器,所述基座侧边安装有PLC控制器,且触碰感应器输出端和PLC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带带面和加工槽的上贯穿口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进料带带面和下压板位于最底侧状态时的上板面保持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下压板上设有插槽,且插槽内设有顶出板,所述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缸,且第三液压缸自由端贯穿下压板且和顶出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板心和下压板板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冲压杆的冲压端设有不少于两个冲压凸起部,且相邻两个冲压凸起部之间的凹面上设有触碰感应器,所述触碰感应器感应面和凹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底面覆盖有第一缓冲垫,所述下压板顶面覆盖于第二缓冲垫,且第二缓冲垫呈环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之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之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7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涂布机上的涂布辊轴承消间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片机的贴胶吸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