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试验的模拟降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4536.3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7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蔚;张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9/00 | 分类号: | B05B9/00;B05B15/62;B05B1/12;B05B1/02;B05B12/00;B05B14/0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管 均流板 孔洞 进水口 溢流板 泄水 模拟降雨装置 岩土工程试验 箱体底板 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 第二格栅 第一格栅 装置结构 盖底面 板指 侧板 高程 液面 支腿 定性 调控 | ||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试验的模拟降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板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旁且位于箱体内设有第一均流板和第二均流板;箱体内且与第一均流板相对一侧设有溢流板,箱体底板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位于溢流板与箱体另一侧板之间,所述箱体另一侧板指的是与进水口相对的侧板;箱体底板上设有若干泄水孔洞,泄水孔洞位于第二均流板和溢流板之间,每个泄水孔洞下均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内设有第一格栅,导流管下方安装有导流管盖,导流管盖底面为第二格栅,箱体底部设有支腿。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液面高程的大小定性的进行计算雨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较低,能准确调控雨量,使得试验结果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拟降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试验的模拟降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岩土工程模型试验箱大多会考虑降雨的因素,如滑坡、泥石流等,水作为其中的一种诱因或者起主导作用时,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岩土力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等一系列灾害,因此研究降雨对于岩土类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的降雨设备大都只考虑了在装备上进行改进,如通过滑移的轨道可以任意控制降雨的地点等等,但是这些因素都还不是降雨因素最主要的方面,降雨因素的影响较为重要的一个点就是雨量的大小,但是现如今的降雨装置有着较多的缺陷,例如:
1.现有技术中降雨装置对于水量的控制一般通过泵的功率大小但是市面上的水泵流量存在虚标的情况,另外由于提水高度以及其他的情况综合起来,导致现存的降雨装置中采用水泵控制流量的精度还不能达到试验所需的要求,不能满足实验所需。
2、因此,当下岩土工程模型试验对于精确控流、以及安全、便捷操作的降雨装置提出了需求,基于此,本申请人对岩土模型箱的降雨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试验的模拟降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液面高程的大小定性的进行计算雨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较低,能准确调控雨量,使得试验结果更加精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试验的模拟降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板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旁且位于箱体内设有第一均流板和第二均流板;第一均流板与箱体顶板连接,且第一均流板与箱体底板存在间隙;第二均流板与箱体底板连接,且第二均流板与箱体顶板存在间隙;第一均流板位于进水口和第二均流板之间;第一均流板与箱体前板和后板的内壁均接触,第二均流板与箱体前板和后板的内壁均接触;
箱体内且与第一均流板相对一侧设有溢流板;溢流板与箱体底板连接,且溢流板与箱体顶板存在间隙;箱体底板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位于溢流板与箱体另一侧板之间,所述箱体另一侧板指的是与进水口相对的侧板;溢流板与箱体前板和后板的内壁均接触;
箱体底板上设有若干泄水孔洞,泄水孔洞位于第二均流板和溢流板之间,每个泄水孔洞下均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内设有第一格栅,导流管下方安装有导流管盖,导流管盖底面为第二格栅;
箱体底部设有支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导流管包括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第二导流管与第一导流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导流管外径等于第一导流管内径,第一格栅置于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连接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泄水孔洞连接,第二导流管与导流管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腿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第一支腿为中空结构,第二支腿承插在第一支腿内,第一支腿外壁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将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固定;第一支腿与箱体底部,第二支腿上标记有高度刻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所述的箱体为玻璃制成。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4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在线超音速喷涂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人造雾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