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眼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3008.6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和;陈曙光;朱陆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8 | 分类号: | H01R12/58;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馨仪 |
地址: | 2153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部 本实用新型 鱼眼孔 倒刺结构 顺序连接 插脚部 瓜子壳 肩部 鱼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鱼眼端子,包括:顺序连接的一连接部、一肩部、一弹性部及一插脚部;其中,该弹性部当中具有一鱼眼孔,该鱼眼孔为瓜子壳形,并且该弹性部两侧分别具有一倒刺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与PCB板接触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连接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压入式接线鱼眼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做为连接器的一种,是电气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件。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压入式接线端子为其中一种重要的种类,在使用时只需将插脚压入PCB板(线路板)的导电孔,不需要焊接即可以使连接器与PCB板有紧密的连接以传导电信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而且具有可置换性,若有损坏的情况直接自PCB板移除换新即可,方便快捷。
现有技术中的压入式接线鱼眼端子,例如中国专利CN203103573U所公开的侧壁凹入式鱼眼端子,所述鱼眼端子主体为十字形结构,该十字形结构上端左右两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由此可以避免端子安装到PCB板时,在强应力下干涉过度而机械性能屈服。但是现有技术仍有弹性不足的问题,与PCB板接触的可靠性也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眼端子,使其可以增加与PCB板接触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包括:顺序连接的一连接部、一肩部、一弹性部及一插脚部;其中,该弹性部当中具有一鱼眼孔,该鱼眼孔为瓜子壳形,并且该弹性部两侧分别具有一倒刺结构。
其中,当该鱼眼端子插接于PCB板时,是以该插脚部一端插入PCB板的导电孔,以实现回路的电连接;当该鱼眼端子插入后,该倒刺结构顶压于该PCB板的中间位置。
其中,该连接部连接于线束端连接器,该肩部垂直于该连接部形成丁字结构。
其中,该鱼眼孔的宽头位于该鱼眼端子的连接部一侧,该鱼眼孔的窄头位于该鱼眼端子的插脚部一侧。
其中,该鱼眼孔的短轴与长轴的交点,较该长轴的中点更接近该连接部,以构成所述瓜子壳形;所述瓜子壳形包括一上半部及一下半部,该上半部位于该插脚部一侧,该下半部位于该连接部一侧,该下半部为半椭圆形,该上半部的顶角为圆角、两腰为由该圆角两端点延伸出的互相对称的曲线,该上半部与该下半部之间为平滑过渡连接。
其中,该弹性部前后两侧为平面,并且该弹性部的左右两侧为曲面,该倒刺结构设置于该弹性部的左右两侧的曲面之上并向左右两侧凸起。
其中,该倒刺结构对应于该鱼眼孔的短轴位置。
其中,该倒刺结构对应于该鱼眼孔的最宽处。
其中,该倒刺结构包括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倒角,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该第二面与该肩部平行,该第一面与该弹性部左右两侧的曲面之间为平滑过渡连接。
其中,该倒刺结构包括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倒角,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度,该第一面与该弹性部左右两侧的曲面之间为平滑过渡连接。
其中,该倒角为圆角。
其中,该肩部与该弹性部连接处的厚度,大于该弹性部的厚度。
其中,该肩部与该弹性部连接处的宽度,等于该弹性部最宽处与该鱼眼孔最宽处的宽度之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现有的鱼眼端子虽然具有鱼眼孔,但其弹性不足,本实用新型将鱼眼孔设置为“瓜子壳”形状,当鱼眼端子进行插装时,弹性部收到PCB板导电孔的挤压产生反向弹性力,从而使得弹性部能够与导线孔充分接触,此时,“瓜子壳”形状的鱼眼孔可以明显增加鱼眼端子的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3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刺线夹带电接火装置及其卡持装置
- 下一篇:连接件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