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塑料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1722.1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坤;丁天朋;王浩然;郭晓然;樊振兴;李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1/02 | 分类号: | B29C71/02;B29B13/06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装置 导电塑料 导电塑料件 加工室 本实用新型 传送装置 导电物质 加热软化 排风装置 出料口 树脂 壳体 室内 水蒸气 导电性能 排出壳体 水浴冷却 碳纳米管 进料口 预成型 流变 加工 连通 送入 传送 体内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排风装置,壳体内形成加工室,壳体具有与加工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传送装置适于将导电塑料件从进料口传送入加工室内,并从出料口传送出加工室,加热装置设置在加工室内,加热装置适于对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加热装置还适于对水浴冷却后的导电塑料件的表面进行干燥,排风装置适于将加工室的水蒸气排出壳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可以对预成型的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从而碳纳米管等导电物质可以随树脂流变而进行流动,使导电物质在树脂内更均匀地分布,提高了导电塑料的导电性能,同时实现了导电塑料的干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电塑料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导电塑料是将树脂和碳纳米管等导电物质混合,用塑料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在加工导电塑料时通常使用冷却挤出成型工艺,但是该工艺制造出的导电塑料,在将碳纳米管等物质作为导电物质添加到树脂基体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导电物质分散不均匀,导电物质会出现团聚和集中在树脂中某一点杂乱排序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到导电物质在树脂中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影响导电塑料成品的导电性能。
此外,导电塑料在挤出成型后需要进行水浴冷却,水浴冷却后的导电塑料表面会有较多水分,这些水分会令后续的导电塑料切片等工序中所使用的刀片等工具受潮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导电塑料的导电性能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壳体内形成加工室,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加工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传送装置适于将导电塑料件从所述进料口传送入所述加工室内,并从所述出料口传送出所述加工室,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室内,所述加热装置适于对所述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所述加热装置还适于对水浴冷却后的所述导电塑料件的表面进行干燥,所述排风装置适于将所述加工室的水蒸气排出所述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可以对预成型的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从而碳纳米管等导电物质可以随树脂流变而进行流动,使导电物质在树脂内更均匀地分布,提高了导电塑料的导电性能,同时实现了导电塑料的干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所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排风装置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排风装置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还包括显示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加工室内的温度,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记录的温度。
更进一步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加工室内的湿度,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湿度传感器记录的湿度。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处还设有用于观察所述加工室内部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显示器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抽风机和排风管,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加工室内,所述排风管与所述抽风机连通,且所述排风管穿设所述壳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所述水蒸气内的烟雾和粉尘颗粒。
可选地,所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还包括平台,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传送带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1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罩用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气泵的补胎液瓶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