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埋隧道下沉岩体衬砌破碎混凝土管片修复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1495.2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9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汪华东;张健;卢剑虹;王波;唐光雯;刘彦庆;邵芳;陈亮;陈鑫;朱诚;覃宁章;袁艳斌;贾晓军;周楷凯;张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30;E21D20/00;E21D1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6118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架 本实用新型 弧形工字钢 混凝土管片 钢架底座 固定锚杆 加固装置 连接钢板 隧道管片 隧道 修复 衬砌 深埋 岩体 下沉 破碎 底部开口 多段弧形 工字钢架 环状结构 角钢焊接 连接螺栓 有效解决 焊接处 加强筋 填筑层 拱顶 弧顶 拼接 焊接 埋设 工作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埋隧道下沉岩体衬砌破碎混凝土管片修复加固装置,包括间隔设于隧道管片内侧拱顶和两侧的多个洞身加固钢架、埋设于隧道底部填筑层的钢架底座、用于固定洞身加固钢架的固定锚杆;所述洞身加固钢架由多段弧形工字钢架相互拼接形成底部开口的环状结构,洞身加固钢架底部两端与钢架底座通过焊接在钢架两端的连接钢板用连接螺栓连接为整体,弧形工字钢架与连接钢板焊接处布有加强筋,弧形工字钢架通过固定锚杆固定在隧道管片内侧;多个洞身加固钢架用角钢焊接成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装工作量大,弧顶加固难度大,安装速度较慢以及修复加固效果有限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深埋隧道下沉岩体衬砌破碎混凝土管片修复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隧道工程与地下工程的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受到周边岩体应力变化和不良地质体变形等影响,隧道混凝土衬砌管片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破坏,进而对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造成影响,需要对其进行修复与加固。常用的灌浆处理方法能够起到加固作用,但在内部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仍可能进一步破坏。
现有的加固装置多为增强衬砌管片间的连接,整体性较差,对破损管片的修复加固效果有限;另外现有加固装置安装工作量大,弧顶加固难度大,安装速度较慢,在长期受力情况下可能再次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埋隧道下沉岩体衬砌破碎混凝土管片修复加固装置,在对隧道衬砌管片进行修补加固的同时在其内侧安装钢架支持,抵消内部应力作用,确保长期运行稳定,其结构简洁,容易实施,可以对隧道结构变形提供长期有效的加固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深埋隧道下沉岩体衬砌破碎混凝土管片修复加固装置,包括间隔设于隧道管片内侧拱顶和两侧的多个洞身加固钢架、埋设于隧道底部填筑层的钢架底座、用于固定洞身加固钢架的固定锚杆;所述洞身加固钢架由多段弧形工字钢架相互拼接形成底部开口的环状结构,洞身加固钢架底部两端与钢架底座通过焊接在钢架两端的连接钢板用连接螺栓连接为整体,弧形工字钢架与连接钢板焊接处布有加强筋,弧形工字钢架通过固定锚杆固定在隧道管片内侧;多个洞身加固钢架用角钢焊接成为一体。
进一步的,隧道管片破损部位采用弹性环氧砂浆进行补强加固,形成补强加固与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钢架底座采用槽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装工作量大,弧顶加固难度大,安装速度较慢以及修复加固效果有限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快速,长期有效的衬砌破碎混凝土管片修复加固装置,通过洞身加固钢架、埋设于隧道底部填筑层的钢架底座、用于固定洞身加固钢架的固定锚杆可方便实现加固装置的安装,而且达到对隧道结构变形提供长期有效的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图1中1-1部分的细节图;
图3是图1中1-3部分的细节图;
图4是图1中1-2部分的细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管片;2—填筑层;3—钢架底座;4—洞身加固钢架;5—连接钢板;6—固定锚杆;7—路面层;8—连接螺栓;9—加强筋;10—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14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