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工生产冷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0297.4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6 |
代理公司: | 32320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彩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通道 冷凝水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冷凝管 冷凝筒 上表面 支撑板 水箱 内腔 底座 进气口 能源循环利用 化工生产 冷凝设备 两侧内壁 出气口 进水口 排水口 冷凝 外壁 存储 节约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工生产冷凝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U型卡板,所述U型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与两侧U型卡板的U型槽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冷凝筒,所述冷凝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传输通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起到分别存储冷凝水和热水的作用,使得热水与冷凝水之间可以形成转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循环利用冷凝水进行冷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生产冷凝设备。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是指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最终获得有价值产品的生产过程。由于原料、产品的多样性及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形成了数以万计的化工生产工艺。纵观纷杂众多的化工生产过程,都是由化学反应及若干物理操作有机组合而成。其中化学反应及反应器是化工生产的核心,物理过程则起到为化学反应准备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将反应物分离提纯而获得最终产品的作用。
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通入气体以加速化工生产的反应速率,传统的化工生产用冷凝设备对气体冷凝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使得化工生产的整体成本大大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相符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生产冷凝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化工生产用冷凝设备对气体冷凝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使得化工生产的整体成本大大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生产冷凝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U型卡板,所述U型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与两侧U型卡板的U型槽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冷凝筒,所述冷凝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传输通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通过进水口与冷凝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通过排水口与冷凝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二水箱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散热器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内部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器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水箱的进水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与底座的下表面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输通道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冷凝筒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绕片,且绕片与散热管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设置有多个,且相邻散热管之间通过弯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输通道的垂直中心线与冷凝筒的垂直中心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起到分别存储冷凝水和热水的作用,第一水箱中的冷凝水通过进水口,注入冷凝管中,冷凝管缠绕在传输通道的外壁上,通过冷凝水在冷凝管中的传输,达到对传输通道冷凝的目的,从而使得在传输通道内部传输的气体可以得到冷凝,经过冷凝工作之后,冷凝管内部的冷凝水会因为气体的温度而变为热水,热水通过排水口排往第二水箱中,第二水箱中的热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将热水运输至散热器中,散热器内部散热管外壁上的绕片可以加大热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对热水进行冷却,经过冷却后的水被运输至第一水箱继续进行对化工气体的冷凝工作,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循环利用冷凝水进行冷凝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02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梭式窑窑车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列管式换热器加热的热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