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烘箱的循环风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6099.0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1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曾义海;张敏;陈巍巍;吴鑫;母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同环保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0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2015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区 风机 内胆 循环风装置 烘箱 本实用新型 循环风回路 循环风控制 下回风道 热空气 上风道 下风道 风道 板材表面 板面背面 板面正面 水平行走 中央设置 上循环 送风道 下夹层 烘干 热风 背面 | ||
1.用于烘箱的循环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6)及上、下循环风装置(90、91),箱体(6)内有内胆(7),内胆(7)上下分别与箱体(6)形成上、下夹层(8a、8b),上循环风装置(90)包括上风机(901)、上风道(902)与上回风道(903),下循环风装置(91)包括下风机(904)、下风道(905)与下回风道(906);上风道(902)、下风道(905)分别设置在上、下夹层(8a、8b)内,内胆(7)中央设置有水平行走的板材(10),板材(10)将内胆(7)分为上烘干区(701)与下烘干区(702);在上、下夹层(8a、8b)内各设有一用于将上风道(902)、下风道(905)内的热风导入到内胆(7)内的送风机构;上风机(901)、上风道(902)、上烘干区(701)与上回风道(903)构成一独立的循环风回路,下风机(904)、下风道(905)、下烘干区(702)与下回风道(906)构成另一独立的循环风回路;所述送风机构是由多个夹角送风刀(11)并排组合形成,两两相临的夹角送风刀(11)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送风道(5);送风道(5)倾斜朝向内胆(7)内的板材(10)行走方向的反方向;所述夹角送风刀(11)包括顶板(2),在顶板左端设有斜向下倾斜且方向朝外的第一侧板(1),在顶板(2)右端设有斜向下倾斜且方向朝外的第二侧板(3),在第二侧板(3)下端设有斜向下倾斜且方向朝内的第三侧板(4);第一侧板(1)、第三侧板(4)下端之间的连接线与顶板(2)平行;其中一个夹角送风刀(11)的第一侧板(1)上部与相邻的夹角送风刀(11)的第二侧板(3)形成导风口(501),第一侧板(1)下部与相邻的夹角送风刀(11)的第三侧板(4)形成斜向下倾斜的导风道(502),导风口(501)与导风道(502)共同组成送风道(5);内胆(7)侧壁上对应设有多个与送风道(5)相通的送风孔(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箱的循环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下端设有方向朝内延伸的第一延伸板(101),第三侧板(4)下端设有方向朝内延伸的第二延伸板(401),第一延伸板(101)与第二延伸板(401)与顶板(2)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烘箱的循环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与第三侧板(4)平行且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60°,所述第二侧板(3)与顶板(2)的夹角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烘箱的循环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第一延伸板(101)及第二延伸板(401)为金属材料一体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同环保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力同环保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60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涂布能耗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漆后备箱盖板晾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