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合型强力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4682.8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铂淳胶粘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D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1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基材层 溶剂管 上基材层 透气间隙 胶水 出料管口 强力胶带 结合型 透气孔 粘合层 黏合层 填充 连通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空气流通 一端设置 基材层 通气型 粘合力 粘合性 胶带 挥发 固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型强力胶带,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基材层、下基材层以及黏合层,所述黏合层设置于下基材层远离上基材层一端的表面上,在所述上基材层与下基材层之间设置有多个溶剂管,所述溶剂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上基材层与下基材层上,且所述溶剂管与下基材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出料管口,所述出料管口连通至粘合层上,在所述溶剂管内填充有胶水,相邻两所述溶剂管之间设置有透气间隙,所述透气间隙内填充有通气型材料,所述下基材层上开设有多个与透气间隙连通的透气孔。通过设置的胶水能够增加粘合层的粘合性,开设的透气孔便于空气流通,加速胶水挥发固化,从而实现提升其粘合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结合型强力胶带。
背景技术
在电子系统中,随着芯片处理速度的大幅提高,电磁辐射等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严重。导电橡胶、导电泡棉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机壳、电路中用于电磁屏蔽。为了避免振动等因素中所引起屏蔽材料位置变化,从而造成屏蔽性能降低,导电胶带成为一种操作方便的选择。导电胶带良好的导电性能,保证了屏蔽的质量。 但是现有的胶带在粘接强度上,因为导电胶内含有导电组分的原因,与物件粘合连接时相对于非导电胶带的粘接性能有所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型强力胶带,具有提高其粘合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合型强力胶带,包括上基材层、下基材层以及黏合层,所述黏合层设置于下基材层远离上基材层一端的表面上,在所述上基材层与下基材层之间设置有多个溶剂管,所述溶剂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上基材层与下基材层上,且所述溶剂管与下基材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出料管口,所述出料管口连通至粘合层上,在所述溶剂管内填充有胶水,相邻两所述溶剂管之间设置有透气间隙,所述透气间隙内填充有通气型材料,所述下基材层上开设有多个与透气间隙连通的透气孔。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在上基材层与下基材层之间的溶剂管,且溶剂管内设置有胶水,在将粘合层贴合于部件上时,挤压上基材层将胶水挤出,从而使得胶水与粘合层组合进行贴合,通过设置的透气间隙以及透气孔,便于空气进行流动,使得与工件贴合时气体通过透气孔透出,避免贴合时产生气泡,且在胶水与粘合层结合时,空气流动使得胶水更快挥发固化,从而提升胶水粘合的效率,且提升粘合层与工件粘结时的粘合力,实现提高其粘合力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贴合层远离下基材层的一端表面上连接有离型膜层。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离型膜层,使得在使用胶带时,离型膜层将粘合层暂时保护,在胶带与工件对位后,将离型膜层撕掉,再将粘合层贴合于工件上,实现便于对胶带与工件进行准确贴合,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离型膜层的一端凸出于粘合层设置且连接有拨动片。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拨动片,使得操作人员找到拨动片的位置后,握持拨动片即可撕开离型膜层,结构简单,实现便于使用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溶剂管设置为弹性硅胶管。
如此设置,通过将溶剂管设置为弹性硅胶管,使得溶剂管具有弹性能够在挤压时变形,便于将胶水从溶剂管中挤出,具有材料成本低且操作简便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基材层远离下基材层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远离上基材层的表面上设置有保护层。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反射层,使得在与电子元件连接时,阻挡电磁向外传播,减少了电磁泄露;设置的保护层便于操作人员握持胶带进行使用,增大胶带整体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保护层与反射层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与透气间隙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铂淳胶粘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平湖铂淳胶粘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4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