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蚀的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3781.6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和武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41/10;B08B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黄景燕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止阀阀芯 阀杆 截止阀阀体 截止阀 连接位置 防腐蚀 环形密封片 底部密封 螺旋接口 螺旋连接 橡胶连接 阀盖 套筒 本实用新型 密封效果 影响阀体 紧固性 沾染 底端 焊接 嵌入 垂直 腐蚀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腐蚀的截止阀,包括截止阀阀体,所述截止阀阀体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螺旋接口和第二螺旋接口,所述截止阀阀体的顶部螺旋连接有阀盖,所述截止阀阀体的内侧垂直嵌入螺旋连接有阀杆。该防腐蚀的截止阀通过在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位置处套接有橡胶连接套筒,且橡胶连接套筒的顶端通过第二环形密封片与阀盖的内侧底部密封连接,底端通过第一环形密封片与截止阀阀芯的底部密封连接,从而对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位置进行保护,防止截止阀内部流通的液体沾染在阀杆和截止阀阀芯的连接位置处,进而导致其腐蚀,影响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的紧固性,同时影响阀体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截止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腐蚀的截止阀。
背景技术
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当介质由阀瓣下方进入阀门时,操作力所需要克服的阻力,是阀杆和填料的摩擦力与由介质的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关阀门的力比开阀门的力大,所以阀杆的直径要大,否则会发生阀杆顶弯的故障。按连接方式分为三种:法兰连接、丝扣连接、焊接连接。从自密封的阀门出现后,截止阀的介质流向就改由阀瓣上方进入阀腔,这时在介质压力作用下,关阀门的力小,而开阀门的力大,阀杆的直径可以相应地减少。同时,在介质作用下,这种形式的阀门也较严密。
目前使用的截止阀的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位置处缺少保护措施,截止阀内部流通的液体进行沾染到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位置处,从而导致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位置处腐蚀,进而影响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紧固性,同时影响阀体的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蚀的截止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腐蚀的截止阀,包括截止阀阀体,所述截止阀阀体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螺旋接口和第二螺旋接口,所述截止阀阀体的顶部螺旋连接有阀盖,所述截止阀阀体的内侧垂直嵌入螺旋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底端连接有截止阀阀芯,所述阀杆的顶端通过连接螺母螺旋连接有转动手柄,所述阀杆与截止阀阀芯的连接位置处套接有橡胶连接套筒,所述橡胶连接套筒的顶端通过第二环形密封片与阀盖的内侧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橡胶连接套筒的底端通过第一环形密封片与截止阀阀芯的底部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截止阀阀芯的底端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有叶轮,且叶轮的外侧壳体上呈环形且等角度焊接有叶轮片。
优选的,所述叶轮为圆盘状结构,且叶轮的直径与截止阀阀芯的底部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接口和第二螺旋接口均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第一螺旋接口和第二螺旋接口的内径相等,而且第一螺旋接口和第二螺旋接口的外侧壳体上开设有连接水管使用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橡胶连接套筒为两个橡胶套筒密封连接而成,且两个橡胶套筒的高度相等,而且两个橡胶套筒可以进行拉伸折叠。
优选的,所述阀盖的直径与截止阀阀体的顶部直径相等,且阀盖与截止阀阀体的连接位置处铺设箱橡胶密封垫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蚀的截止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腐蚀的截止阀通过在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位置处套接有橡胶连接套筒,且橡胶连接套筒的顶端通过第二环形密封片与阀盖的内侧底部密封连接,底端通过第一环形密封片与截止阀阀芯的底部密封连接,从而对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位置进行保护,防止截止阀内部流通的液体沾染在阀杆和截止阀阀芯的连接位置处,进而导致其腐蚀,影响阀杆与截止阀阀芯连接的紧固性,同时影响阀体的密封效果。
(2)、该防腐蚀的截止阀通过接截止阀阀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叶轮,在缓慢闭合截止阀阀芯时,在水压的作用下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水流螺旋转动,从而对截止阀阀芯外侧进行冲洗,防止液体中固体颗粒附着在截止阀阀芯的外侧,从而影响截止阀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和武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和武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3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