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除霜的加热前挡风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1407.2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董斌;刘洪浩;王夕;王郑杰;赵曜;鲁辉;叶琳;张欣;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60S1/02;H05B3/8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朱迪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玻璃 快速除霜 前挡风玻璃 加热钨丝 内层玻璃 外层玻璃 加热 钨丝 呈波浪形 排布方式 纵向排布 接头片 驾驶室 排布 前框 下端 装配 | ||
一种快速除霜的加热前挡风玻璃,包括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固定于驾驶室前框内;所述挡风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设置有PVB膜,所述PVB膜上沿纵向排布有加热钨丝,所述加热钨丝呈波浪形排布于PVB膜上,所述PVB膜的下端设置有两个超薄接头片。本设计不仅钨丝排布方式合理、实现20分钟快速除霜,而且便于装配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风玻璃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除霜的加热前挡风玻璃,具体适用于缩短除霜时间。
背景技术
冬天因为车里与车外的温差比较大,玻璃上会上雾,如果下雪,车体上容易落雪结冰,目前,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的电热丝均为横状,冰雪容易吸附在玻璃上不容易滑落,玻璃干燥慢,严重阻挡视线。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584521U,公告日为2016年9月14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后挡风玻璃快速除雾、除雪装置,包括车载电源、电加热丝、后挡风玻璃,在后挡风玻璃内装有若干条横状的电加热丝,电加热丝与车载电源相连,在横状的电加热丝上设有若干条竖状的电加热丝。所述的上下两层的竖状电加热丝为相互交错排列放置。虽然该实用新型能使通过加热除雾,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该实用新型的除雾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除雾速度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除霜的加热前挡风玻璃。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快速除霜的加热前挡风玻璃,包括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固定于驾驶室前框内;
所述挡风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所述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设置有PVB膜,所述PVB膜上沿纵向排布有加热钨丝,所述加热钨丝呈波浪形排布于PVB膜上,所述PVB膜的下端设置有两个超薄接头片。
所述加热钨丝的直径为0.018mm–0.033mm。
所述相邻两加热钨丝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4mm。
所述加热钨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超薄接头片电连接。
所述内层玻璃、PVB膜和外层玻璃的边缘通过密封防水胶粘接为一体,所述加热钨丝的端部接头粘接固定于PVB膜与内层玻璃的边缘处。
所述超薄接头片为铜制薄片,超薄接头片的厚度为0.08mm -0.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除霜的加热前挡风玻璃中通过在PVB膜上排布加热钨丝,通过给加热钨丝充电来达到加热挡风玻璃的效果,同时为达到快速除霜的效果,加热钨丝呈波浪形排布,有利于玻璃整体加热的均匀性。因此,本设计钨丝排布方式合理,便于快速除霜。
2、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除霜的加热前挡风玻璃中加热钨丝的直径为0.018mm–0.033mm,不影响司机的驾驶。因此,本设计不影响司机的驾驶视线。
3、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除霜的加热前挡风玻璃中超薄接头片的厚度为0.08mm -0.12mm,这样的设计使接头片为软质金属片,不影响挡风玻璃的安装。因此,本设计超薄接头片厚度较薄,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挡风玻璃1、内层玻璃2、PVB膜3、外层玻璃4、加热钨丝5、超薄接头片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1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甲醛装置及车载香薰装置
- 下一篇:防止人员甩出的车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