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0348.7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1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龙;高晨彤;方玄;冯维一;苏武;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丝 光纤护套 外护套 自加热 本实用新型 填充物 感温光缆 感温光纤 光纤 通电 安全性能 工作效率 监测光缆 平行设置 使用寿命 依次设置 填充 破损 光缆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它包括感温光纤(1)、铜丝(2)、光纤护套(3)和外护套(5);所述光纤护套(3)和外护套(5)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光纤护套(3)内设有感温光纤(1),所述光纤护套(3)和外护套(5)之间设置填充物(4)填充,所述填充物(4)内设置有若干铜丝(2),所述铜丝(2)与感温光纤(1)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丝通电自加热,可以监测光缆的外护套是否破损,这样光纤不需通电,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时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并且精度极高,便于及时修复光缆外表面,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传感技术代替传统电子传感技术在煤矿、电力、消防安全和民生领域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电子传感器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灵敏度高、耐腐蚀、传输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结构简便、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等。
目前在常温液体中光缆保护套的损坏或者泄露方面,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技术,但是由于光缆在遇到水分时可能会出现光缆的衰减偏大的问题,所以对液体中光缆的保护套表面检测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便于监测常温液体中的光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它包括感温光纤、铜丝、光纤护套和外护套;所述光纤护套和外护套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光纤护套内设有感温光纤,所述光纤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置填充物填充,所述填充物内设置有若干铜丝,所述铜丝与感温光纤平行设置。
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所述填充物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者聚酰亚胺材料。
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所述光纤护套的厚度为2~5mm。
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所述铜丝的直径为0.5~1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光纤附近平行设置若干铜丝,通过将铜丝通电自加热,可以监测光缆的外护套是否破损,这样光纤不需通电,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时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并且精度极高,可达距离破损处的0.2~0.5cm范围内,便于及时修复光缆外表面,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
感温光纤1、铜丝2、光纤护套3、填充物4、外护套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阅图1-2,一种基于铜丝的自加热型感温光缆结构,它包括感温光纤1、铜丝2、光纤护套3和外护套5。
所述光纤护套3和外护套5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光纤护套3内设有感温光纤1,所述光纤护套3和外护套5之间设置填充物4填充,所述填充物4内设置有若干铜丝2,所述铜丝2与感温光纤1平行设置。
所述填充物4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者聚酰亚胺材料。
所述光纤护套3的厚度为2~5mm。
所述铜丝2的直径为0.5~1mm。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0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